概念與思路
全棧,不一定是全能,更多的是一種領域內的全域實踐。它具體的思路是,從立體的角度看待技術與產品,突破自身視野的限制,洞察事物的本質從而為實際產品、技術架構、服務開發提供更有力準確的依據。也就是說,我們作為一個開發人,需要這樣的思路和想法。
從真正的業務和全局角度出發,足夠立體的看待自己在領域內的位置,更好的推動項目的實現。力往正確的方向使用。
全棧 & 全域


也就是說,全棧最重要的還是全局意識,全棧并不一定是全能。而是要保持謙卑的態度去打掃盲區。能在不同的領域給到不同的建議,或根據不同的領域的獨有特點,找到自身推進項目的答案。
全域是一種意識,不是具體的客觀理解
雖然技能的全棧是決定水平的重要方面,但是,同樣重要的另一方面,是全域意識的培養,也就是全局意識的培養。 這就是立體化的全域作戰思維,是世界的趨勢。隨著分工的更具體明確,往往會封堵我們的視界,使我們只著眼于當前的一小塊耕地,忽略山河大海,忽略全局。
什么樣的意識?什么是立體?
回到我們具體的工作中來。 我們應該有很多同學在與產品、運維的溝通協作中都會出現很多的不理解,諸如“這個需求太變態了”,“為什么有那么多的安全限制?” 等現象。 有些是別人不理解我們,有些則是我們不理解別人,具體舉些例子,例如運維要求的服務器操作規范、操作審核、環境隔離、權限規范。是一個雙面性的不理解的過程,我們不理解他們為什么這么做。他們不理解我們為什么反抗,也可能導致溝通上的對立。
能夠正確站在全局立場上看待問題,就是意識的立體
技術上的全棧是基礎材料
意識固然重要,技術同樣重要
領域是多種多樣的,面對領域就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場景,只有不斷地深入學習、實踐、掌握。才能成為一個合格的技術人。 最核心的是: 注重積累,面向領域,面向場景


全棧是為了能夠解決單一領域的某個具體問題
技術對我們而言是為了解決具體問題的。
為了領域而全棧,而不是為了全棧而全棧
全棧是為了提升領域的效用,洞悉需求的本質,合理優秀的規劃產品的發展。
熟悉、會用、精通前端后端各種端的技術 而不能解決領域問題,并不是全棧


讓我們回到現實
實踐是真理的唯一驗證標準
全棧做什么?


立體思維
應該想
我們應該站在一個更立體的環境,思考各方意識上存在的問題,指導我們正確的方向。 所有的事情的開始,總是有意識的。為了某個原始的目的,一層一層傳導到具體的實施層次。 傳導中間可能夾雜了歷史原因和一些雜質,直到最終執行層面,也就是我們大部分人。 我們需要學會辨別,找到本質。找到我們發力的點。,
可以想
可能有的同學會想這跟我有什么關系? 1、這決定了你的勞動成果有效性。 2、反哺,反推,總有不正確的指導傳達給我們,由于我們沒有自信,沒有去想,不能堅決地予以否定,最終浪費我們自己的時間,浪費績效。 3、這也是自身立體發展的關鍵。
可以做
到了一定的境界和程度。 我們就可以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自發的推動技術、產品的發展。 也就是完善自己的認知條件,提高自己的業務敏感度,善于利用自己的技術優勢,反哺業務。




嘗試了解對方的技術,客觀的看待問題,就是全棧的現實意義


全棧的實踐一定意義上就是架構的實踐,
從0開始,了解業務的方方面面,了解領域的方方面面。


我理解的,恰如其分的軟件架構
我理解的,正確的架構,是技術取向用來解決實際業務問題的一攬子計劃。建立在完整的服務體系和正確的業務產品意圖上的技術架構。 也就是說架構師需要的是對業務的技術取向方面的高度敏感,做出符合產品意圖同時又能夠高瞻遠矚。通過前人的經驗,設計出即符合既定業務目的,又能保證長遠發展可能的技術框架。 先保證業務完成,再尋求變化。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