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id="ycqsw"></menu><nav id="ycqsw"><code id="ycqsw"></code></nav>
<dd id="ycqsw"><menu id="ycqsw"></menu></dd>
  • <nav id="ycqsw"></nav>
    <menu id="ycqsw"><strong id="ycqsw"></strong></menu>
    <xmp id="ycqsw"><nav id="ycqsw"></nav>
  • 千億買未來,騰訊能否穿越“監管的三峽”


    2021年8月18日,騰訊控股公布了2021年第二季度業績報告,季內營收1382.6億元,同比增長20%,創下了2019年二季度以來的增速新低。

    監管趨嚴影響了騰訊的業績:平臺反壟斷、用戶數據安全、針對未成年人的網絡整治、個人隱私保護等政策都對騰訊業務有不利的影響,也影響了騰訊的社會形象。

    8月30日,國家新聞出版署通知要求,嚴格限制向未成年人提供網絡游戲的時間,只能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節假日每日20時至21時提供1小時服務。

    雙限(限時段,限時長)是游戲行業有史以來最嚴厲的限制措施。業內人士透露,針對網絡游戲的一系列監管政策即將出臺,比如提高所得稅率。

    8月6日,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檢察院對騰訊提起民事訴訟,認為其微信產品不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相關規定,根據相關法律,提起公益訴訟。

    截止8月30日股價約為466港元/股,與年內最高值739港元/股相差甚遠。

    8月18日,騰訊宣布再次增加500億元資金,啟動“共同富裕專項計劃”。此前不久,騰訊啟動“可持續社會價值創新”戰略投入了500億元。

    短短四個月內,騰訊已連續規劃投入1000億元資金,推動可持續社會價值創新和共同富裕工作。重塑社會形象是一項系統工程,千億買未來,騰訊下了一步好棋。

    千億買未來,能否穿越“監管的三峽”,考驗騰訊的時刻到了。

    增速放緩

    8月18日下午,騰訊發布2021年Q2財報,增長在持續,增長的速度有所減緩。

    騰訊2021年第二季度營收為1382.6億元,去年同期為1148.8億元,同比增長20%,增值服務、網絡廣告、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分別貢獻720億元、228億元、419億元。

    凈利潤340.4億元,同比增長13%;上半年總收入為2736億元,同比增長23%,業績方面依然保持增長態勢。

    千億買未來,騰訊能否穿越“監管的三峽”

    騰訊二季度營收同比增速從去年同期的29%下降至今年的20%,這是騰訊近兩年來的季度新低;毛利增速從36%下降至18%;凈利潤增速從28%下滑至13%。

    去年同期受疫情影響,騰訊的游戲、社交等業務利好,2020年第二季度騰訊游戲增速為40%,今年同期為12%,疫情效應消失,騰訊一些業務的增速在隨之放緩。

    騰訊營收增速放緩的同時,成本卻在增加:騰訊二季度營收成本同比增長22%至755億元,主要原因是銀行手續費、內容成本、服務器與寬帶成本、渠道和分銷成本的增加。

    其中增值服務業務成本同比增長13%至339億元,這方面主要源于數字內容服務的內容成本以及游戲的渠道及內容成本有所增加;網絡廣告業務成本同比增長30%至117億元,主要源于服務器與寬帶成本、內容成本以及移動廣告聯盟的收入增長所需成本增加;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業務成本同比增長34%至285億元,主要源于銀行手續費的上漲以及云服務項目部署成本的增加等。騰訊第二季度增值服務業務以及游戲業務收入,占據其營收大部分比重,基本盤較為穩健。

    在當前反壟斷以及監管不斷加劇的大環境背景下,未來面臨的不確定性在加劇。

    騰訊總裁劉熾平在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對于這一波監管措施的態度,我們積極配合并擁抱,完善合規制度,長期來看,這些措施對于公司自身和行業發展都是有益的。

    反映到股價來看,8月19日,騰訊股價盤中刷新52周新低,最終收跌3.44%。臺積電取代騰訊,成為亞洲市值最高的企業。

    這一輪股價調整后,騰訊股價由年內最高的739港元/股跌至436港元/股,市盈率21倍,低于30倍左右的平均值。

    社交天花板

    流量是騰訊的基礎設施,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騰訊旗下的游戲、視頻、門戶、音樂等業務能夠勝出,與騰訊的絕對的流量優勢不無關系。

    QQ和微信是國內社交產品的兩大領頭羊,是核心的用戶流量護城河,隨著用戶普及率升高,社交方面的流量天花板近兩年來變得越來越清晰。

    微信以及WeChat合并月活用戶方面,2019年上半年到2021年同期,增速分別為0.6%、6.5%以及3.8%。微信用戶基數依然龐大,但增速的降低,微信已經觸及天花板。

    千億買未來,騰訊能否穿越“監管的三峽”

    今年一月,張小龍披露的微信數據顯示:每天有10.9億用戶打開微信、7.8億用戶進入朋友圈、3.3億用戶進行視頻通話。

    微信號稱QQ的掘墓人,QQ近三年的移動終端月活賬戶數增速一直為負。騰訊2020年11月財報顯示,微信用戶12億,QQ僅為6.7億。

    今年二季度,QQ推出了類似微信的“簡潔模式”,但依然流失了1500萬用戶。這種“簡潔模式”的出現,會對增值服務以及廣告業務帶來一些負面影響。

    企業社交領域,騰訊還將面臨來自阿里釘釘、字節跳動飛書等產品的競爭。面對社交業務增速放緩,騰訊需要在視頻號等業務方面重點發力。

    游戲方面,騰訊游戲業務今年二季度收入增長12%至430億元,整體上符合市場預期。

    在平臺經濟監管常態化的環境下,針對游戲、短視頻以及社交等互聯網軟件的未成年人保護爭議從未停止過,監管也在不斷升級。

    今年6月1日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已經正式實施,新增的“網絡保護”專章旨在從立法角度保護未成年人的網絡生活。

    騰訊表態:不賺小學生的錢。騰訊財報公布了未成年人流水占比相關數據:2021年二季度,中國游戲流水中16歲以下未成年用戶占比2.6%;12歲以下未成年用戶占比0.3%。

    騰訊表示將會積極擁抱變化,升級健康系統。未來游戲業務稅率或將被進一步提升,盈利能力或下滑,騰訊游戲或將受到影響。

    數字內容方面,騰訊第二季度收入202億元,同比增長12%,騰訊視頻二季度表現不佳。

    一方面,騰訊系APP用戶時長受到字節系侵蝕;另一方面,反壟斷監管下,騰訊的版權優勢也在逐漸丟失,未來的騰訊將面臨競爭和監管的諸多挑戰。

    監管挑戰

    字節跳動崛起,“頭騰”之間的競爭逐漸趨于白熱化。騰訊從“人”出發,連接“內容”進而連接“一切”;字節跳動則是由“內容”出發,觸達用戶情感,進而連接“人”。

    近期上映《掃黑風暴》,騰訊和字節跳動都因這部劇登上熱搜:由于熱播劇《掃黑風暴》被抖音未經授權搬運剪切,騰訊視頻日前以侵犯著作權及不正當競爭為案由,將抖音訴至北京知識產權法院,并索賠一億元。

    “國民總時長”是有限的。自2018年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崛起后,騰訊的用戶時長不斷遭到侵蝕,二者之間的競爭與糾紛持續不斷。

    2021年上半年,游戲行業投資高達126起,其中字節跳動投資了諸多游戲公司,包括并購沐瞳科技豪擲40億美元。

    8月12日,Sensor Tower公布了2021年7月中國手游產品在海外市場收入排行情況。

    數據顯示,米哈游旗下手游《原神》移動端7月海外收入環比增長55%至1.15億美元,擠掉了原本排名首位的騰訊《PUBG Mobile》,躍升至排行榜第一位。

    騰訊還需要面臨反壟斷等一系列政策的影響。

    千億買未來,騰訊能否穿越“監管的三峽”

    2021年7月10日,騰訊牽頭的虎牙與斗魚合并案被禁;7月24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要求騰訊音樂放棄獨家版權。

    對于監管可能會對騰訊未來業績造成的影響,已經成為很多人關注的問題。騰訊二季度電話會議上,11位提問的分析師,其中9位提到監管相關問題。

    無論財報還是業績,都反映出了環境變化對互聯網巨頭企業所產生的影響,這也將成為未來的必然。

    經過20余年的發展,無論社會層面還是經濟層面,都將對互聯網企業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商業之外承擔更多責任,互聯網巨頭們責無旁貸。

    對于騰訊而言,需要平衡反壟斷的持續推進、監管對于自身業務的營收打擊、自身社會責任等一系列問題。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

    發表評論

    登錄后才能評論
    国产精品区一区二区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