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id="ycqsw"></menu><nav id="ycqsw"><code id="ycqsw"></code></nav>
<dd id="ycqsw"><menu id="ycqsw"></menu></dd>
  • <nav id="ycqsw"></nav>
    <menu id="ycqsw"><strong id="ycqsw"></strong></menu>
    <xmp id="ycqsw"><nav id="ycqsw"></nav>
  • 大變化!順豐、京東物流、極兔、通達都做出了最新調整


    順豐、京東物流、極兔、通達的這些調整,背后有何深意?

    今年以來,物流圈大事件不斷。京東物流、滿幫等企業相繼上市,順豐收購嘉里物流,極兔、豐巢、宅急送等企業的大額融資,天天退出快遞市場

    六大快遞巨頭派費齊漲1毛……都引起行業的重點關注;而從行業的整個變化來看,快遞快運行業“價格戰”依舊激烈,有崛起的也有流血出局的,快運企業正迎來上市潮;消費端、產業端帶來的變革在層層傳導到整個供應鏈,巨頭企業紛紛開始產品升級、布局供應鏈業務……

    最近我們也關注到,國內數一數二的兩家物流巨頭順豐京東物流在戰略和布局上都做出了一些調整。而這些調整的背后,其實也隱藏著整個行業的變化。

    一、京東物流的六大網絡變了

    8月底,京東物流交出了上市之后的第一份業績報告。上半年營收是485億元(+53.7%),相比2020年增速繼續擴大,但依然處于虧損狀態。半年報顯示,在剔除優先股公允價值變動以及股份支付等因素影響,京東物流經調整后的Non-IFRS凈虧損為15億元。

    收入的情況我們可以分兩個維度去看:

    1)內部與外部。內部更多是服務京東商城和關聯方,總體營收220億元,同比增長16.4%,整體占比和增速在下滑(去年全年為27%);外部客戶收入265億元,占總收入的54.7%,同比增長109.6%??梢钥吹?,京東物流的對外開放戰略開始有成效了,外部客戶收入的增長正在變成京東物流的重要驅動力。

    2)從一體化供應鏈客戶和其他客戶去看,一體化供應鏈客戶收入336億元(+29.6%),占總營收的69.28%,占比在近三年呈下降趨勢;而其他客戶收入是149億元(+164.8%),增速遠遠大于同期總營收的增長。可以看到,一體化供應鏈服務,目前還不是京東物流營收增長的主要驅動力。而其他客戶收入增長當中,則主要來源于快遞、快運的業務的大幅增長,當然與去年8月收購了跨越速運也有一定的關系。

    更有意思的是,京東物流的六大網絡也出現了變化。

    京東物流原來的六張網,主要是由中小件、大件、冷鏈、B2B、跨境和眾包(達達)組成。如今新的六張網則變成:倉儲網絡、綜合運輸網絡、最后一公里配送網絡、大件網絡、冷鏈網絡及跨境網絡。

    這里的變化在于,將中小件、B2B和眾包換成了倉儲網絡、綜合運輸網絡、最后一公里配送網絡,也是我們熟知的“倉干配”。過去京東物流的服務覆蓋快遞快運、冷鏈等各板塊業務,就像我們做包子一樣,從砍柴、燒火、和面到蒸到經歷一系列標準化流程,互相之間是協同的。而現在,京東物流想做的是,可以通過不一樣的組合,按需組裝,讓用戶想用什么基礎設施,就能提供對應的基礎設施。

    這其實也能看出京東物流新CEO 余睿全新理念“解耦”的戰略思路是像積木一樣的塊狀結構,通過把原來的解決方案拆成一塊塊相互獨立、又能自由拼接的板塊,不同行業的客戶有不同的模塊組合。而之前則更傾向于網狀的結構,通過深入推進快遞快運、B網、冷鏈、國際網建設,做好網絡協同,升級標準產品。

    考慮到公司未來的方向時, “解耦”戰略被余睿視為是一件比 2017 年京東物流走向開放更難的事,“與最初的開放向前沖不同,現階段得想明白到底往哪里跑了?!?/p>

    現在,京東物流已經將一體化供應鏈物流服務確定為主賽道,未來的重心將要布局全供應鏈尤其是產業供應鏈。意味著,京東物流的服務的內容一定會變得更深、更寬,要從原來單一、標準化的快遞、倉配等服務到一體化供應鏈物流服務商轉變。

    六張網的調整也意味著京東物流將更加開放,這是實現局部最優到全局最優的一個轉變。因為一體化供應鏈物流服務又與孤立的供應鏈物流服務商不同,一體化供應鏈物流服務商有能力提供全面的物流服務,包括快遞、整車及零擔運輸、最后一公里配送、倉儲及其他增值服務(如上門安裝和售后服務)。而這些物流服務正好對應著京東物流新調整的六張網絡,不同的組合可以給到規模更小的客戶,帶來更低的報價和更標準化的服務;而對內部而言,則是提高效率,降低運作成本。

    ?大變化!順豐、京東物流、極兔、通達都做出了最新調整

    數據來源:京東物流2021半年報,制圖:羅戈網

    二、順豐時效件產品升級,供應鏈板塊組織架構再調整

    順豐上半年被討論最多的是虧損,但二季度開始針對收入端、成本端、組織架構均進行了一定的調整。從經營結果看,二季度其實已經實現盈利,慢慢在“回血”。

    1)“狼”來了?順豐時效件板塊面臨的一場戰

    今年上半年順豐的時效件業務總體表現不是太理想,按照新口徑統計,收入同比增長只有6.5%。若按原口徑(去除原歸屬于經濟快遞板塊的部分標準陸運產品收入),實際增速會更低。時效件營收占總收入的比重也從2017年的65.5%下降至現在的52.25%。

    順豐對此解釋為,增速放緩主要因去年疫情期間防疫緊急寄遞需求旺盛帶來時效業務增量較大,同比基數較高。按照這個說法,下半年隨著整個基數帶來的同比數據擾動因素逐步褪去,增速會逐步修復回到正常水平。

    但不能否認的是,時效件市場是相對高溢價、高毛利的一個領域,一些快遞企業龍頭發展到一定的階段的時候,必然會攻入到這個領域。目前,京東物流、中通、郵政都對時效件產品進行全面升級,開始發力攻入這個細分快遞市場,顯然這將會對順豐帶來不少的挑戰。

    另外,從需求和增長的動力來看,在中高端快遞市場,隨著產業的升級,有些需求(發票等)會被新技術迭代掉,未來企業生產、大消費類相關的品類也會取代以往以商務文件為主的收入來源。而這一塊的客戶資源京東物流會有優勢一些,畢竟借助京東商城本身產業鏈,京東物流在產業端以及與品牌商的接觸會更加密切。

    對順豐而言,在競爭對手大力推進時效板塊業務的情況下,順豐更要用最核心的“快”來突出的服務和品牌認知。

    今年上半年,順豐對時效產品進行了調整,將原時效件產品矩陣(即日、次晨、標快、標陸)變更為包括順豐即日、特快和標快的三大產品。

    這次產品體系的變更,最大的看點是,順豐將原有的次晨與順豐標快里一部分精選線路業務,打包整合到一起,形成新的產品——“特快”。同時,剩下的一部分標快業務和原歸屬于經濟快遞板塊的標準陸運產品同步升級成為新一代的順豐標快產品。

    時效件的核心要素是時效,順豐在時效件領域具備規模、品牌、資源優勢,順豐航空的壯大和鄂州機場投產后的優勢將更為凸顯。順豐通過這一次時效產品升級,用更加清晰的產品戰略布局對資源排布和客戶企業進行分層,進一步加強時效壁壘和品牌認知。目的就是讓產品分層突出快,也讓價格體系更加優化。

    ?大變化!順豐、京東物流、極兔、通達都做出了最新調整

    來源:順豐控股2021半年報

    與此同時,順豐目前在電商版塊主要產品包含:電商標快和特惠專配,還有逐步起網的豐網速運。通過雙品牌協同運作,不斷提升經濟件的服務能力。電商標快主打6-7元以上的市場,填補市場價格區間空白,時效在經濟快遞板塊中最高。特惠專配是偏低端的產品,目前的價格更貼近市場,主要服務于存量客戶,還沒有正毛利。豐網是加盟網,日單量接近500萬單,總體單價會比通達系貴幾毛錢,目前發展還比較謹慎,預算和虧損都在做管控,沒有大力推進。

    總的來看,今年上半年,順豐不論是商務件還是經濟件,都遇到了不少的挑戰。商務件市場競爭加劇,考驗的是順豐如何守住市場份額,如何提供差異化的產品;經濟件在“價格戰”的大背景下,如何平衡成本和服務體驗,守住虧損。

    2)順豐供應鏈組織架構再調整

    順豐于2016年提出供應鏈解決方案,2018年開始大力發展供應鏈業務,對外通過投資并購(DHL、夏暉等),對內設立TS(科技解決方案),鼓勵區域、行業線積極發展供應鏈業務。短短兩年時間,順豐供應鏈也邁入國內供應鏈運營商TOP10。2021年上半年,順豐供應鏈業務實現收入52.94億元,同比增長79.02%,占總營收的比例升至6%。這一數據,在2019-20年占收入比重分別為4.4%及4.6%。從月度看,21Q2占收入比重不斷上臺階,21年7月占收入比達到了9%,連續兩個月收入貢獻超過10億。

    目前,順豐供應鏈除新夏暉的業務外,整個體系以順豐豐豪、順豐行業解決方案兩個運營主體組成。從順豐的發展軌跡可以看到,其在不斷通過并購去強化供應鏈領域內的服務能力的同時,還積極調整組織架構以適配供應鏈業務綜合發展。

    今年8月,據傳順豐供應鏈組織架構再度進行了一輪調整,通過整合成立了“快消零售”和“3C家電”兩個解決方案處,行業解決方案M線回歸到集團的“速運M線”,形成整合性營銷前臺。另外,行業線的運營中臺也將會與順豐旗下的“雙捷供應鏈”打通合并,打造成倉配大運營中臺。

    三、極兔持續布局海外市場、六家快遞上調派費

    進入中國市場一年多,依托低價優勢快速搶占電商市場的極兔速遞 1 月份日單量已經穩定在了2000萬單。近期有消息稱,極兔于9月份完成了新一輪2.5億美元融資,并計劃最快于明年在港進行IPO。

    融資后,極兔資金流儲備更充足,不懼“價格戰”,接下來單量排名成為第四也不是沒有可能。此外,極兔在東南亞電商快遞市場拿到龍頭位置后,也在持續開拓中東和拉美等海外市場,與其他快遞企業展開差異化競爭。

    中東、拉美這個市場與東南亞差不多,電商正在高速發展,有點類似十年前的中國快遞市場,處于高速增長態勢,而且總體體量也不少。極兔雖然起步較早,但從今年開始,各家開始瘋狂在海外跨境物流方面進行投入,未來極兔在東南亞、拉美和中東都會面臨國內巨頭的直接競爭。

    反觀,在國內的快遞市場,經歷十多年的競爭,其實已慢慢在告別高速增長。況且行業價格戰已經打了好幾年了,部分企業早已“頭破血流”。隨著國家的管制政策不斷推出,快遞行業的價格戰也會在今年迎來拐點。

    近期,中通、韻達、圓通、韻達、申通、百世快遞和極兔6大快遞公司陸續宣布從9月份起將末端派費每票上漲0.1元,去穩定網點和提高快遞員的收入。

    長遠來看,快遞寄件費將迎來上漲,“價格戰”今年將緩解,快遞企業以往用犧牲利潤甚至通過虧損去換取市場的這套打法回歸到服務體驗、時效和差異化產品上。對于快遞企業而言,不但要謀求更大的市場份額,而且還要通過產品、精益管理、提升信息化能力等方式把效率和成本進行優化,從而達到降本增效。比如,今年中通不但推出了新的快遞產品切入高端市場,并大力推進快運、冷鏈業務,申通、韻達開始與多個社區團購平臺在進行網格倉開倉合作……都可以看到快遞龍頭的競爭方向已經發生了轉變。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

    發表評論

    登錄后才能評論
    国产精品区一区二区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