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次操作select的時候,總是要出來翻一下資料,不如自己總結一下,以后就翻這里了。
比如<select class=”selector”></select>
1、設置value為pxx的項選中
$(".selector").val("pxx");
2、設置text為pxx的項選中
$(".selector").find("option[text='pxx']").attr("selected",true);
這里有一個中括號的用法,中括號里的等號的前面是屬性名稱,不用加引號。很多時候,中括號的運用可以使得邏輯變得很簡單。
3、獲取當前選中項的value
$(".selector").val();
4、獲取當前選中項的text
$(".selector").find("option:selected").text();
這里用到了冒號,掌握它的用法并舉一反三也會讓代碼變得簡潔。
很多時候用到select的級聯,即第二個select的值隨著第一個select選中的值變化。這在jquery中是非常簡單的。
如:$(“.selector1”).change(function(){
// 先清空第二個
$(".selector2").empty();
// 實際的應用中,這里的option一般都是用循環生成多個了
var option = $("<option>").val(1).text("pxx");
$(".selector2").append(option);
});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
發表評論
請登錄后評論...
登錄后才能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