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id="ycqsw"></menu><nav id="ycqsw"><code id="ycqsw"></code></nav>
<dd id="ycqsw"><menu id="ycqsw"></menu></dd>
  • <nav id="ycqsw"></nav>
    <menu id="ycqsw"><strong id="ycqsw"></strong></menu>
    <xmp id="ycqsw"><nav id="ycqsw"></nav>
  • 阿里巴巴發貨平臺怎么發貨(網上物流發貨流程)


    全球最大的電子商務平臺——阿里巴巴(BABA.N)正接近完成其多年來夢寐以求的物流“拼圖”。借助這一拼圖,阿里巴巴將實現其將貨物24小時送達的最終愿景,這一目標的最終達成,也有助于鞏固其在電子商務的領先優勢。

    3月31日,據媒體援引兩名知情人士稱,阿里巴巴集團控股有限公司計劃購買韻達控股(002120.SZ)至少10%的股份。受上述利好消息刺激,韻達股份快速漲停,收于30.81元,漲幅10%,

    不過,韻達否認了上述傳聞,其對外表示“無應披露而未披露事項”。這一消息也導致了韻達股份股價在4月1日當天盤中巨震,振幅高達13%。

    而在幾乎同時的3月26日,淘寶召開2020淘寶C2M戰略發布會,正式推出淘寶特價版,意在進軍中低端市場,拼多多已經建立了在這一市場的優勢。

    阿里巴巴的物流拼圖,韻達是不是最后一塊?

    阿里在此次傳言入股韻達控股以前,已經相繼投資入股了菜鳥網絡、中通快遞(ZTO. N)、申通快遞(002468.SZ)、百世匯通(BEST. N)、圓通快遞(600233.SH)等超過20家物流企業。這意味著阿里已經“擁有”全國最大的物流網絡。

    從一開始傳聞流出,到后來韻達出面否認,有分析人士對投中網表示,上述入股還未成定論,阿里是否遭遇了競爭對手的堵截尚未可知。

    遏制競爭對手的手段

    成就阿里巴巴(淘寶)的,不只是科技與通信手段的進步,物流對于阿里巴巴的成功至關重要。某種程度上,從阿里巴巴成立之初,淘寶與快遞就是互相成就的,不論拼多多是否存在,不論阿里在快遞公司所持股份多少,阿里與“三通一達”本身聯系緊密:作為中國最大電商平臺,阿里為通達系貢獻了接近60%的件量。

    此前,一位快遞業內人士對投中網表示,阿里巴巴之所以入股申通快遞,也有拼多多的一部分原因。

    投中網了解到,在加盟制快遞公司中,韻達股份承擔的拼多多訂單最多,自然也是阿里巴巴急于滲透的對象。投中網還了解到,雖然阿里此前沒有正式入股,但通過代持等方式已持有相關股份。此次正式入股,對公司的決策影響力將進一步加大。

    從京東的崛起可以看出,物流能力對電商至關重要,與快遞公司的深度綁定,不僅是保證阿里自身訂單的配送質量,更是遏制對手發展的重要手段。

    目前,中國的快遞市場分為中高端的順豐和京東,低端的“三通一達”和百世,拼多多的物流服務主要集中在后者。在五家快遞公司相繼上市后,第二梯隊的中小快遞公司紛紛迫于價格戰倒下,目前快遞市場的集中度非常高,并且還在上升趨勢中。

    同時,由于阿里巴巴是上述快遞公司的第一大客戶,通過入股等多種方式便可掌控加盟制快遞公司版圖,達到遏制拼多多的目的。

    電商分析師李成東3月31日接受時代財經采訪時表示,阿里入股韻達并不是一筆單純的財務投資,在與拼多多競爭愈發激烈的態勢下,通過資本介入,加強與物流企業的捆綁,可以提升快遞行業價格并增加競爭對手的成本。

    “特別是一些9塊9包郵的小商品,利潤薄,成本難以降低。如果快遞公司統一漲價,商家必然會在淘寶、拼多多等電商平臺漲價。淘寶有這類商品,拼多多這類商品的比例則更多,這對他們的影響會更大。”李成東告訴時代財經。

    從商業本質來看,阿里類似購物中心,做的是“賣流量”的商業地產生意,向商家收取廣告費傭金;拼多多類似小商品城,商業模式和淘寶類似,不同在于借助騰訊攫取了阿里觸及不到的下沉市場流量池;京東則為更類似商超的零售商,主要賺取商品進銷差。

    根據拼多多公布的2019年報,2019年,拼多多平臺成交額突破萬億大關,成為繼阿里巴巴和京東后第三家“萬億級”電商巨頭,全年GMV達人民幣10066億元,較上一年同期的4716億元增長113%。2019年平臺共計產生197億個訂單包裹數,同比增長77%。

    而對于快遞公司本身來說,阿里的入股也有利于自身競爭力的提高。

    2019年3月,實際控制人將申通14.6%的股份以46.6億元的價格轉讓給阿里,2019年8月,阿里再獲申通的股份購買期權,擬以99.82億元的價格購買實際控制人所持有的申通31.35%的股權,若交易完成,阿里將成為公司第一大股東。

    阿里入股后,阿里菜鳥旗下的菜鳥裹裹給申通帶來大量單量,并提升申通在C端的服務能力。

    不過,入股就能必然提升阿里在低端市場的競爭力嗎?答案是未必。一位資深投資者對投中網表示,阿里即使入股韻達,10%的股份難以對韻達的戰略和經營起到根本決定性作用,公司經營需要代表多數股東的利益。

    韻達:阿里物流的最后一塊拼圖?

    據媒體援引一位知情人士表示,阿里巴巴希望從韻達創始人聶騰云、陳立英手中收購股份。目前聶騰云、陳立英通過上海羅杰斯投資管理公司持有韻達52.19%的股份。另一位知情人士透露,阿里巴巴收購計劃收購的韻達股份可能超過10%,最高為15%。

    按照國內股市監管規定,上市企業股票交易超過5%的股份時,可以按交易前最后一個交易日的該公司股價10%的折扣出售。按此計算,本周一韻達市值大約660億元人民幣,阿里和韻達的收購交易將至少達60億左右。

    總部位于上海的韻達于2016年完成借殼上市,目前韻達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的最大股東為創始人夫婦聶騰云、陳立英(持股比例分別為70%和30%)全資控股的上海羅杰斯投資管理公司持有韻達52.19%的股份。

    韻達股份公布2019年業績快報顯示,公司2019年實現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49.89%,至346.24億元;歸屬于母公司股東凈利潤同比下降1.57%,至26.56億元。

    其實,阿里巴巴布局快遞物流行業由來已久。

    早在2007年,阿里就與富士康共同投資百世1500萬美元,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9月19日,阿里持股比例達到29.08%,為百世集團的第一大股東。

    2013年,阿里、順豐、三通一達等共同組建“菜鳥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天貓投資21.5億,占股43%;圓通、順豐、申通、韻達、中通各出資5000萬,占股1%。菜鳥定位為互聯網科技公司,一方面與快遞公司緊密合作;另一方面在全國各地建設倉儲,為天貓自營和商家提供倉儲和配送等供應鏈服務。

    在阿里的物流版圖中,計劃以菜鳥為中心,搭建面向淘寶商家的輕資產模式的、從倉儲到最后一公里的供應鏈服務:天貓為流量導入平臺,自營或合作伙伴提供倉儲,加盟制快遞公司搭建全國配送網絡,點我達、芝麻開門等負責同城落地配。

    在這樣的戰略之下,阿里協同菜鳥在物流多領域持續投資。阿里在物流領域的投資包括快遞企業、落地配企業、即時配企業、倉儲企業、供應鏈服務企業、國內外大型物流企業等,基本覆蓋物流所有領域。

    在快遞領域,2015年5月,阿里巴巴聯合旗下云鋒基金投資圓通速遞,彼時持股約11%,2016年10月,圓通快遞借殼上市。2019年三季報顯示,杭州阿里創業投資投資有限公司和云峰基金合計持有圓通快遞16.33%的股權。

    2018年5月,阿里巴巴和中通快遞達成戰略投資協議,阿里巴巴、菜鳥網絡將向其投資13.8億美元,持股約10%。截至2019年12月31日,阿里巴巴為中通快遞第三大股東,持有其7.4%股權。

    2019年3月,阿里巴巴以46.6億元人民幣的價格收購了申通快遞14.65%的股份;隨后,申通還同意在未來3年中,授予阿里巴巴再購買申通31.25%股份的權力。如果雙方上述協議落地,阿里巴巴將持有申通快遞45.9%的股份,成為申通快遞的控股股東。

    數據顯示,三通一達和百世五家快遞公司合計擁有超過60%的市場份額,如果能夠實現對韻達的參股,當前主流的快遞公司中,阿里將借助上述收購實現對于全國快遞和物流市場的重大影響。從競爭格局的角度出發,菜鳥物流未來的主要競爭對手將只剩下京東快遞,以及順豐控股。

    電商巨頭面臨挑戰

    在阿里參股韻達的傳聞同時,阿里巴巴可能將遭遇其最大股東軟銀的減持,金額約150億美元。軟銀的減持盡管有軟銀自身流動性沖擊的因素,也有阿里巴巴面臨的挑戰因素。

    在經過高速的發展階段后,電商整體的行業發展增速放緩,在當下,阿里面臨著電商增速下滑以及來自競爭對手的挑戰。

    2019年或許是中國電商的轉折之年,在這一年,網上零售的增速出現了下降,首次低于全球的平均水平,而服務類電商的下降尤為明顯。前三季度,服務類電商的銷售總額僅為15460億元,同比增長4.44%,而增長率這一數值在2017年和2018年分別是79%和24%。

    以交易量作為參考,據阿里巴巴和京東公布的財報顯示,其交易量增速都出現了放緩趨勢,其中阿里巴巴中國零售成交量的增速從2015年的46%下降至2019財年的19%,京東則從2015年的78%下降至24.36%。

    根據阿里巴巴發布的最新財報,第四季度營收為1190.2億元,同比增長40%,增速環比減少2個百分點;實現Non-GAAP凈利潤327.5億元,同比增加40%,增速環比降低14個百分點。

    電商滲透率的不斷提高,意味著更激烈的競爭和更高的獲客難度。

    對比來看,截至2019年底,阿里巴巴、京東和拼多多的年活躍買家用戶分別為7.11億、3.62億和5.85億,而從年度活躍買家的增量數據對比來看,阿里巴巴、京東和拼多多2019年新增用戶數量分別為7500萬、5670萬和1.67億,而在2019年第四季度,拼多多單季凈增4890萬,遠超阿里巴巴的1800萬。從活躍用戶數和增量可以看出,拼多多的用戶數量已經接近阿里巴巴并且增速更快。

    活躍用戶數的進一步接近的同時,電商平臺的用戶重合度也越來越高,這意味著競爭越來越激烈,價格戰將折損公司的盈利。

    在公布的財報中,阿里巴巴透露2019年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有分別超過70%和60%的新增年度活躍消費者來自欠發達地區,而京東則表示,2019年下半年新增用戶中有70%來自低線城市。拼多多創始人黃崢也曾透露,一二線城市用戶的成交量占比從2019年初的37%已經增長至48%。

    面對強大的競爭對手,物流能力是阿里巴巴的護城河之一,由此來看,其對快遞公司的入股理所當然。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

    發表評論

    登錄后才能評論
    国产精品区一区二区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