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id="ycqsw"></menu><nav id="ycqsw"><code id="ycqsw"></code></nav>
<dd id="ycqsw"><menu id="ycqsw"></menu></dd>
  • <nav id="ycqsw"></nav>
    <menu id="ycqsw"><strong id="ycqsw"></strong></menu>
    <xmp id="ycqsw"><nav id="ycqsw"></nav>
  • 香港創業板上市條件是什么,揭秘創業板上市的弊端


    我們所知道的港交所,其旗下的證券市場有主板和創業板兩個交易平臺。


    主板公司指那些在主板上市的公司;創業板公司指那些在創業板上市的公司。在創業板上市的證券代號為一個以「8」字為首的四位數字,有別于在主板上市的證券。

    如何在香港上市,本文給網友最全解析和答案!丨推薦收藏

    1、香港主板上市的要求


    主場的目的:目的眾多,包括為較大型、基礎較佳以及具有盈利紀錄的公司籌集資金。

    主線業務:并無有關具體規定,但實際上,主線業務的盈利必須符合最低盈利的要求。

    業務紀錄及盈利要求:上市前三年合計溢利5,000萬港元(最近一年須達2,000萬港元,再之前兩年合計)。

    業務目標聲明:并無有關規定,但申請人須列出一項有關未來計劃及展望的概括說明。

    最低市值:香港上市時市值須達1億港元。

    最低公眾持股量:25%(如發行人市場超過40億港元,則最低可降低為10%)。

    管理層、公司擁有權:三年業務紀錄期須在基本相同的管理層及擁有權下營運。

    主要股東的售股限制:受到限制。

    信息披露:一年兩度的財務報告。

    包銷安排:公開發售以供認購必須全面包銷。

    股東人數:于上市時最少須有100名股東,而每1百萬港元的發行額須由不少于三名股東持有。

    如何在香港上市,本文給網友最全解析和答案!丨推薦收藏

    2、香港創業板上市要求


    主線業務:必須從事單一業務,但允許有圍繞該單一業務的周邊業務活動。

    業務紀錄及盈利要求:不設最低溢利要求。但公司須有24個月從事“活躍業務紀錄”(如營業額、總資產或上市時市值超過5億港元,發行人可以申請將“活躍業務紀錄”減至12個月)。

    業務目標聲明:須申請人的整體業務目標,并解釋公司如何計劃于上市那一個財政年度的余下時間及其后兩個財政年度內達致該等目標。

    最低市值:無具體規定,但實際上在香港上市時不能少于4,600萬港元。

    最低公眾持股量:3,000萬港元或已發行股本的25%(如市值超過40億港元,最低公眾持股量可減至20%)。

    管理層、公司擁有權:在“活躍業務紀錄”期間,須在基本相同的管理層及擁有權下營運。

    主要股東的售股限制:受到限制。

    信息披露:一按季披露,中期報和年報中必須列示實際經營業績與經營目標的比較。

    包銷安排:無硬性包銷規定,但如發行人要籌集新資金,新股只可以在招股章程所列的最低認購額達到時方可上市。

    如何在香港上市,本文給網友最全解析和答案!丨推薦收藏

    香港證券市場與內地市場的區別:


    香港證券市場與內地市場存在不少分別,當中包括:

    香港證券市場較國際化,有較多機構投資者,海外及本地機構投資者成交額約占總成交額的65%(分別為39%及26%),海外投資者的成交額更占總成交額逾40%。由于各地的投資者對證券估值和市場前景可能會作出不同的判斷,內地投資者在參與香港證券市場時宜加倍審慎。

    在產品種類方面,香港證券市場提供不同類別的產品,包括股本證券、股本認股權證、衍生權證、期貨、期權、牛熊證、交易所買賣基金、單位信托/互惠基金、房地產投資信托基金及債務證券,以供不同風險偏好的投資者在不同市況下有所選擇。

    在交易安排上兩地市場亦有不少差異,例如:

    內地市場有漲跌停板制度,即漲跌波幅如超過某一百分比,有關股份即會停止交易一段指定時間;香港市場并沒有此制度。此外,根據香港法律,除非香港證監會在咨詢香港特別行政區財政司司長后指令,否則香港的證券及期貨交易所不得停市。

    在香港證券市場,股份上漲時,股份報價屏幕上顯示的顏色為綠色,下跌時則為紅色;內地則相反。

    香港證券市場主要以港元為交易貨幣;內地股市以人民幣為交易貨幣。

    在香港,證券商可替投資者安排賣出當日較早前已購入的證券,俗稱「即日鮮」買賣。內地則要求證券撥入戶口后始可賣出。投資者宜與證券商商議是否容許「即日鮮」買賣。

    香港證券市場準許進行受監管的賣空交易。

    香港的證券結算所在T+2日與證券商交收證券及清算款項。證券商與其客戶之間的所有清算安排,則屬證券商與投資者之間的商業協議。因此,投資者應該在交易前先向證券商查詢有關款項清算安排,例如在購入證券時是否需要實時付款,或出售證券后何時才能取回款項。

    如何在香港上市,本文給網友最全解析和答案!丨推薦收藏

    內地企業在香港上市的方式


    內地中資企業(包括國有企業及民營企業)若選擇在香港上市,可以以H股或紅籌股的模式進行上市,或者是買殼上市。

    1、發行H股上市

    中國注冊的企業,可通過資產重組,經所屬主管部門、國有資產管理部門(只適用于國有企業)及中國證監會審批,組建在中國注冊的股份有限公司,申請發行H股在香港上市。

    優點:1.企業對國內公司法和申報制度比較熟悉;2.中國證監會對H股上市,政策上較為支持,所需的時間較短,手續較直接。

    缺點:未來公司股份轉讓或其他企業行為方面,受國內法規的牽制較多。不過,隨著近年多家H股公司上市,香港市場對H股的接受能力已大為提高。

    2、發行紅籌股上市

    紅籌上市公司指在海外注冊成立的控股公司(包括香港、百慕達或開曼群島),作為上市個體,申請發行紅籌股上市。

    優點:1.紅籌公司在海外注冊,控股股東的股權在上市后6個月已可流通;2.上市后的融資如配股、供股等股票市場運作靈活性較高。

    3、買殼上市

    買殼上市是指向一家擬上市公司收購上市公司的控股權,然后將資產注入,達到“反向收購、借殼上市”的目的。

    香港聯交所及證監會都會對買殼上市有幾個主要限制:

    全面收購:收購者如購入上市公司超過30%的股份,須向其余股東提出全面收購。

    重新上市申請:買殼后的資產收購行為,有可能被聯交所視作新上市申請。

    公司持股量:香港上市公司須維護足夠的公眾持股量,否則可能被停牌。買殼上市初期未必能達至集資的目的,但可利用收購后的上市公司進行配股、供股集資;根據《紅籌指引》規定,凡是中資控股公司在海外買殼,都受嚴格限制。

    買殼上市在已有收購對象的情況下,籌備時間較短,工作較精簡。然而,需更多時間及規劃去回避各監管的條例。買殼上市手續有時比申請新上市更加繁瑣。

    如何在香港上市,本文給網友最全解析和答案!丨推薦收藏

    如果網友對哪些港股上市的話題有想法,可私信我。讓我們聊聊!

    目的是,讓金融成為生活的一部分——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

    發表評論

    登錄后才能評論
    国产精品区一区二区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