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id="ycqsw"></menu><nav id="ycqsw"><code id="ycqsw"></code></nav>
<dd id="ycqsw"><menu id="ycqsw"></menu></dd>
  • <nav id="ycqsw"></nav>
    <menu id="ycqsw"><strong id="ycqsw"></strong></menu>
    <xmp id="ycqsw"><nav id="ycqsw"></nav>
  • 45歲程序員在政府網站發求職貼(卻連個面試機會都沒有…)


    最近,在中國政府網,看到這樣一個留言,引發了程序員這個圈子不少的轟動。

    45歲程序員,精通各種技術體系,卻連個面試機會都沒有…

    Mary:我是一名計算機專業出身的軟件開發人員,今年45歲,精通java的各種技術體系,包括微服務、大數據等技術,并能應用到實際工作中,幫助所在公司提升、改造所使用的技術框架,業余我還考取了PMP項目管理證書、系統架構師證書,成為所在公司的系統架構師、核心技術骨干。我對計算機理論的理解也隨著實踐的增多越來越深刻,我感覺我的職業生涯進入一生中最好的時刻。在我兒子讀初二上學期時,我辭職回家陪伴兒子。半年后,當我再回來尋找工作機會的時候,卻發現連個面試機會都很難得到,更別提發揮自己的專業特長了?,F在國家鼓勵延遲退休,我覺得,40歲以上的有經驗的專業技術人員此刻正是自身職業發展的黃金時期,他們找工作時不能被年齡限制了。

    當一個45歲的中年男人,需要被生活逼到何種境地,才能鼓起勇氣公開向總理求助說出自己的無奈。

    這一刻,中年程序員的不易,體現的淋漓盡致

    當你被時代拋棄時,連招呼也不會打

    隨著ETC在各地的推廣,很多高速收費站的人工窗口都被ETC取代。

    一位曾經在收費站工作多年大姐哭訴:”我今年36了,我的青春都交給收費站了,現在啥也不會,也沒人喜歡我,我也學不了什么東西了“!

    45歲程序員,精通各種技術體系,卻連個面試機會都沒有…

    在ETC未被大規模普及之前,高速收費員是一個讓很多人羨慕的崗位,雖然工作很枯燥,但是基于穩定、收入還不錯等優勢受到很多人的歡迎。

    早在前些年,浙江省某地擬招聘147名高速收費員,卻引得超過1600人報名參試,其中還包括半數的大學生,平均每5到6名大學生,來競爭一個收費員的崗位,讓人們驚呼其競爭的激烈程度,絲毫不遜色于其他事業單位甚至一些公務員的難度。

    曾經,鐵飯碗是專門形容形容那些工作穩定、收入無憂的崗位,然而,在時代的浪潮下,所謂的鐵飯碗也在逐一被打破,而這位36歲的大姐,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同時,也是在警醒我們:這個時代,沒有什么是確定的,也沒有什么是容易的,我們只有努力奮斗,跳出舒適區,能能獲得真正意義上的鐵飯碗。

    程序員的35歲噩夢

    很多人問我:程序員到了35歲,怎么辦?

    我說:我無法回答,因為… ,我還沒到這個年紀。

    35歲的人,為什么焦慮?

    45歲程序員,精通各種技術體系,卻連個面試機會都沒有…

    字節跳動創始人張一鳴在2015年的一條微博中,發布了一條招聘需求,其中重點突出了(35歲以下優先),年薪可以達到100W美金。

    45歲程序員,精通各種技術體系,卻連個面試機會都沒有…

    原來,縱使是年薪百萬美金的職場精英,超過35歲,也會被區別對待。

    45歲程序員,精通各種技術體系,卻連個面試機會都沒有…

    一位31歲的學員去京東面試,技術面試通過了并且給了最終的評級T5,但是由于年齡超過30歲,沒有被錄用。

    45歲程序員,精通各種技術體系,卻連個面試機會都沒有…

    一位在互聯網公司工作的同學說:『“2010年進入互聯網行業時,公司員工大都在25歲至28歲之間。十幾年過去了,目前行業主力依然是24歲至28歲的人。他回憶,2017年,公司游戲中心有70多人,34歲以上的大概有兩三人,主要集中于研發。目前,周圍200多名員工中沒有一個比他‘老‘”』

    2020年脈脈發布的《互聯網人才流動報告2020》顯示,20家互聯網頭部企業的人才平均年齡為29.6歲。其中字節跳動和拼多多的人才平均年齡僅為27歲。20家公司中員工平均年齡最高的是滴滴出行,為33歲。

    45歲程序員,精通各種技術體系,卻連個面試機會都沒有…
    45歲程序員,精通各種技術體系,卻連個面試機會都沒有…

    據悉,一位阿里的員工在脈脈上曬出了自己被辭退的經歷,這位阿里員工今年35歲,有10年開發經驗,過完年第一天上班,就被公司勸退,建議他這個月提離職,而被辭退的理由也是讓他沒想到,公司給的理由是他年紀較大。

    45歲程序員,精通各種技術體系,卻連個面試機會都沒有…

    阿里巴巴每年都會對員工進行大規模的調整。從2015年到2018年,三年之間就有16次人才組織架構的調整。目前阿里企業員工平均年齡31歲,截至2018年9月份,阿里管理干部和技術骨干中,80后已經占到80%,90后管理者超1400人,占管理者總數的5%。

    種種跡象不斷在說明一個點: 互聯網企業不喜歡35歲以上的程序員!

    “大齡”員工為何被歧視?

    在我看來,有很多原因:

    35歲程序員,在這個行業至少從事10年以上,如果一個人在一個領域從業10年+還沒有取得很好的成績,且從事的工作完全具有可替代性,意味著什么想必大家清楚,公司不養尸位素餐的員工。

    程序員這個行業看起來是技術含量很高的行業。

    實際上,在技術非常完善和成熟的背景下,使得大部分時候程序員的工作都是沒有太多挑戰的,網上有個段子:

    問:程序員每天工作就是從Stackoverflow上把代碼復制下來,為什么工資有一萬元一個月。
    答:復制代碼的技能值1元,知道復制哪一段代碼到什么位置的技能值9999元。

    程序員只要掌握Ctrl+C和Ctrl+V兩大技能后,就能應對80%的開發場景,而這樣的能力具有很強的可替代性。

    45歲程序員,精通各種技術體系,卻連個面試機會都沒有…

    在這樣一種舒適區中,如果不求上進,到了一定年紀,被企業淘汰也很正常。

    真正被淘汰的不是你的年齡,而是這個年齡所承載的能力。

    “用35歲的簡歷,去面試一個25歲的崗位”,

    由于程序員這個行業技能的單一性(只需要在標準化的技術框架下填業務邏輯),使得程序員的技能無法得到有效提升,如果在較為安逸的工作環境中,就很容易陷入到舒適區。

    在這種情況下,工作年限和工作能力逐步開始產生不匹配現象,如果你35歲了,能力和25歲的人沒太多差別,企業會如何選擇,想必大家也能明白。

    45歲程序員,精通各種技術體系,卻連個面試機會都沒有…

    有人看不到未來;有人一眼就看完了未來。

    身在日新月異的社會中,“一招鮮,吃遍天”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只有持續保持有效學習,才能在這樣一個充滿變化的環境中生存下來!

    葡萄牙詩人費爾南多·佩索阿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人與人最大的不同在于,你是真的活了一萬多天,還是僅僅生活了一天,卻重復了一萬多次。

    對于企業來說,大齡程序員成本高,家長里短多,不好管理。

    大家都知道程序員的隨著工作經驗和技術的積累工資也是不斷的增長,這對國內企業來講是很大一筆開支。反而,年輕的程序員企業可以用很少的支出也可以讓他們干更多的工作。

    隨著技術越來越標準化,企業對于軟件人才的能力要求逐步降低,人員可替代性也在逐步增加。

    就拿IT基礎設施的發展來看,從傳統軟件IT架構到PAAS,意味著企業對于硬件設施以及軟件運行環境設施的維護成本得到了極大的降低。

    45歲程序員,精通各種技術體系,卻連個面試機會都沒有…

    隨著微服務架構不斷演進,企業對于微服務架構中的各類問題,全部可以交給SideCar,而現如今云計算、容器化日益成熟,基于ServiceMesh服務網格的架構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

    45歲程序員,精通各種技術體系,卻連個面試機會都沒有…

    未來? 企業只需要關注自己的業務邏輯即可,軟件層面的復雜度和硬件層面的復雜度,全部交給云就行了!

    現在互聯網公司節奏都很快,很多都要求員工能適應加班,而在這一點上,30歲以上的程序員自然沒多少優勢。

    隨著年齡的增加,人的精力、反應能力、體力都在不斷下降。

    而互聯網又是快節奏行業,產品線迭代全部敏捷化,所以對于程序員來說加班成了常態。

    而大齡程序員顯然無法滿足高強度的加班需求。

    45歲程序員,精通各種技術體系,卻連個面試機會都沒有…

    不少公司的程序員,多年來一直處于基層的開發崗位,明知吃的是青春飯卻沒有學習新技術的熱情也不追求升職,一味地沉浸在“碼農很苦”的思維定式和裁員焦慮當中,無力追趕互聯網發展的步伐,所以才遭到裁員。畢竟社會殘酷且相對公平,據統計,我國每年有十幾萬名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畢業生在嗷嗷待哺,甚至連小學生都開始上編程補習班了。

    而大齡程序員的優勢是閱歷、思維和解決問題的框架。這些在多年的歷練和實踐中已經得到了檢驗,比起小年輕們的遇事不知所措,大齡程序員的處變不驚能夠讓他們在遇到問題時以最快的時間找到最合適的方案。

    作為大齡程序員,要認識到自己的優勢,盡量擴大自己的影響力,保持工作熱情,靠努力工作贏得成就感,形成“努力-收獲-更努力”的正循環模式。

    我想說,學習從來都不晚,努力學習的人,才會有更好的未來。

    35歲以后的程序員去哪里了?

    有人說,35歲以后的程序員,有些轉去傳統行業,有人創業或選擇自由職業,有人做微商,還有人在專職炒股。

    下面這個圖,是網上流傳的一個段子,很顯然,35歲,儼然成了職場人邁不過去的坎。

    45歲程序員,精通各種技術體系,卻連個面試機會都沒有…

    不管如何,在我看來,35歲絕不是程序員的坎。

    人生很長,行走在路上的我們,記得用實際行動向這個時代打個招呼:我會盡力走在你前面!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

    發表評論

    登錄后才能評論
    国产精品区一区二区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