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id="ycqsw"></menu><nav id="ycqsw"><code id="ycqsw"></code></nav>
<dd id="ycqsw"><menu id="ycqsw"></menu></dd>
  • <nav id="ycqsw"></nav>
    <menu id="ycqsw"><strong id="ycqsw"></strong></menu>
    <xmp id="ycqsw"><nav id="ycqsw"></nav>
  • 華為新能源最強盟友,竟然是被出爾反爾的任正非逼出來的


    業務版圖已覆蓋到全球170多個國家和地區、成為逆變器全球老大、簽下全球最大儲能項目沙特紅海新城……

    誰能想到,如日中天的華為新能源,曾是任正非最不受寵的孩子。

    1993年,任正非為尋找電源解決方案赴美考察,一家名叫CP的電源公司吸引了他的注意。該公司生產的電源不僅技術先進,且體積小、效率高,在國際市場上占比第一。

    受到啟發的任正非回國后,立刻與全國21家省會城市郵電系統聯合成立了深圳莫貝克通訊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效仿CP為華為配套電源產品與解決方案。作為回報,華為承諾莫貝克每年投資回報率不低于33%。

    事實上,在華為的規劃中,莫貝克并不承擔盈利任務,員工薪水、股東分紅等開支均由華為買單。

    可想而知,任正非不可能容忍自己的事業中長期存在這樣一個寄生蟲,于是很快就有了進一步動作。

    1995年,剛剛入職華為的李玉琢被任正非任命為莫貝克總經理,一接手就被老板叫到了辦公室。

    華為新能源最強盟友,竟然是被出爾反爾的任正非逼出來的

    “用兩到三年的時間把莫貝克做成中國第一?!比握钦f。

    李玉琢驚住了,要把一個剛剛成立兩年的公司做到金字塔尖,開什么玩笑?那時他沒有預料到,更要命的指示還在后頭。

    幾個月后,任正非再一次對李玉琢開口了。而這次,他要求把莫貝克做成“亞洲第一”。

    “不是中國第一嗎?”李玉琢傻傻地問。

    “我說過這樣的話嗎?”任正非答。

    這是李玉琢第一次領教什么叫做華為的風格,但還沒完,此后任正非的一系列決定,都在步步緊逼著這個外表儒雅的男人內心的狼性。

    不久,李玉琢就收到任正非的親筆信:“華為不再買莫貝克的電源了,太貴,我們買國外的,比你們便宜。”

    親父子,明算帳。此時的李玉琢已經相信,要是沒有絕對的優勢,完全有可能被任正非舍棄。

    華為新能源最強盟友,竟然是被出爾反爾的任正非逼出來的

    他咬咬牙對員工說:“華為市場不能丟。第一,盡快研究降低二次電源成本,質量不能降半點,但材料成本電路設計成本必須大降;第二,銷售部要開發更多客戶;第三,主動找華為采購部談判,同意降價。”

    最后,莫貝克參考國外競品價格,把價格降低了幾乎一半。

    已經夠絕了吧,還有更絕的。幾個月后,任正非再次找到李玉琢,表示莫貝克員工都在華為拿工資,“這不合適吧?”

    李玉琢當即反問:當年說的是到莫貝克創業,并且保證待遇三年不變,為何出爾反爾?

    任正非卻說:“三年不變是工資不降低,不是華為開支三年。你們要做獨立公司,能養活自己的員工。”

    一時間血氣上涌李玉琢說出了一句連自己都不相信的話:“好!從5月份之后我們自己開工資。”

    但任正非仍是面不改色:“不是五月份,從今年1月份所有我替你發的工資都要退回來?!?/p>

    后來李玉琢在接受采訪時回憶,“那真是一段瘋狂的日子”。

    作為華為最不受寵的孩子,從1996年5月起,莫貝克開始自立自強,到1996年底,拋去退還給華為的工資,莫貝克整整盈利5000萬元。

    華為新能源最強盟友,竟然是被出爾反爾的任正非逼出來的

    在年會上,瘋狂、釋然與驕傲交織,李玉琢流下淚水。任正非步步緊逼,活生生把曾經的寄生企業逼成了現金奶牛。

    不久后,莫貝克更名“華為電氣”,并在千禧年以30%的中國市場份額成為國內最大的通信電源生產商。

    然而,它的成功卻沒能動搖領導層的戰略決定。彼時,任正非等領導層認為,通訊領域競爭日益激烈,需要集中所有力量,非核心業務必須剝離。

    2001年,任正非在那篇著名的《華為的冬天》里寫道:“誰有棉衣,誰就活下來了?!毕鄳?,華為電氣則被作價7.5億美金的價格轉讓給艾默生,并改名為安圣電氣。

    時光荏苒,過去十余年,相當一部分安圣的核心骨干離職創業。他們創辦的公司中,已有多家在A股上市,這批創業者被稱為“華為電氣-艾默生”系。

    華為新能源最強盟友,竟然是被出爾反爾的任正非逼出來的

    他們與華為的關系從未割裂。2008年,華為重啟能源業務,他們就是最強大的產業聯盟資源。

    直到今年,主打新能源和能源數字化的華為數字能源公司成立,他們依然與之并肩,在極端不確定的外部條件下開疆擴土,創造新的奇跡。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

    發表評論

    登錄后才能評論
    国产精品区一区二区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