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id="ycqsw"></menu><nav id="ycqsw"><code id="ycqsw"></code></nav>
<dd id="ycqsw"><menu id="ycqsw"></menu></dd>
  • <nav id="ycqsw"></nav>
    <menu id="ycqsw"><strong id="ycqsw"></strong></menu>
    <xmp id="ycqsw"><nav id="ycqsw"></nav>
  • 渴望年銷60萬輛電動車,是福特飄了還是特斯拉握不住刀了?


    馬斯克在不斷減持,特斯拉的股價依然高企、市值依然維系在萬億美元之上,牢牢坐穩車企“一哥”的寶座。

    盡管如此,不服特斯拉的車企屢見不鮮,這次輪到了福特。

    據多家海內外媒體報道,福特預計到2023年成為美國第二大新能源汽車生產商,之后將挑戰特斯拉的地位。

    對此,福特CEO吉姆·法利透露:“隨著我們在電動汽車和電池制造方面的巨額投資開始啟動,我們迅速擴大了電動汽車產品線,我們的目標是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電動汽車制造商。”

    百年福特,坐不住了。

    作為最早探索新能源汽車的玩家之一,福特怎么就掉隊了?如今,又何來的勇氣向特斯拉叫板?盡管新能源汽車業務有所起色,但“看空”的聲音卻為何并未消失?

    大象轉身,慢就一個字

    “回顧歷史,美國汽車公司里只有福特和特斯拉沒破產過,但是當下一次經濟衰退到來時,福特也很難幸免?!瘪R斯克如是說。

    在馬斯克眼中,蹣跚的福特老態龍鐘,在這場新能源大潮中注定沒落。

    上述預言是否正確不得而知,但福特身上曾長期貼著“保守”的標簽,卻也是不爭的事實,從其多次探索新能源汽車,屢屢無功而返就可見一斑。

    早在1914年,福特與愛迪生聯合打造了一款新能源汽車,使用的是鉛酸電池,計劃一次充電能夠行駛80km~100km。

    彼時,汽車起動機還是一個新鮮事物,部分汽車啟動仍需要使用手搖曲柄,對力氣的要求較高,再疊加發動機油煙對衣服的污染,對女性可不友好。

    福特謀劃的新能源汽車,落地場景明確。

    可惜的是,隨著自動馬達的普及,以及動力電池遲遲無法解決重量偏重、續航偏短的難題,福特的新能源汽車夢無疾而終。

    據公開資料顯示,福特于1966年再度切入賽道,計劃推出名為“Comuta”的微型新能源車,用鈉硫電池替代鉛酸電池,不過最終沒有量產;1999年,收購了Think Global公司,后者的Think City微型新能源車銷量平平;2009年,在法蘭克福車展上發布了??怂?Electric,續航里程可達120km,也沒有大賣……

    渴望年銷60萬輛電動車,是福特飄了還是特斯拉握不住刀了?

    ??怂?Electric

    這之后,福特在新能源汽車領域不乏探索的動作,卻并沒有改變公司被特斯拉超越的命運,其先驅者的身份淪為歷史的塵埃。

    之所以如此,或與福特的保守調性有關。

    一名私募人士告訴鋅刻度:“傳統車企往往有一個通病,那就是在燃油車大賣的情況下,沒有動力去轉型升級,更不用說福特一向以保守著稱,這也是百年以來福特從未經歷過的破產的關鍵?!?/p>

    復盤來看,福特對財務健康頗為重視,戰略卡位其實耗資不了多少資源,并不影響企業的利潤,而加碼冒進勢必短期要遭遇陣痛,這又令其難以忍受。

    譬如,為了保持利潤,福特2018年決定削減虧損或盈利低的車型,林肯大陸、??怂?、嘉年華等車型在北美推出了歷史舞臺,從而更多的精力投入了利潤較高的卡車與商用車。

    一言以蔽之,盡管福特高瞻遠矚預見了新能源汽車的崛起,但患得患失沒有勇氣一博,久而久之就掉隊了。

    放言挑戰,底氣何在?

    此消彼長之下,福特與特斯拉的江湖地位,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截至2021年12月2日,福特的市值為782.06億美元,而特斯拉的1.10萬億美元,后者的市值為前者的14.07倍。

    華爾街對這兩家公司的信心孰輕孰重,一目了然。

    盡管如此,福特的市值依然為2001年以來的最高位,究其原因為被逼到墻角之后,開始了認真造車,以謀求重返行業第一的寶座、再現昔日的榮光。

    為此,計劃投入110億美元的預算,到了2021年這個數字攀升為220億美元。

    重金之下,福特的新能源汽車業務終于有所起色:商用貨車E-Transit、電動皮卡F-150 Lightning,抓住了空白的細分市場,以F-150 Lightning為例,年銷量從起初的數千輛增長到如今的近2萬輛,官方預計2024年的目標銷量為16萬輛。

    而與Model Y對標的野馬Mach-E,更是被寄予厚望。

    福特董事長比爾·福特曾在野馬Mach-E發布會現場如此表示:“幾乎所有的籌碼,都押在了這款車上?!?/p>

    據摩根士丹利的一份研報銷售,特斯拉在美國純電動車市場的銷量份額,已經從2020年的81%下滑至2021年的69%,而特斯拉丟失的市場份額幾乎全數被福特野馬Mach-E車型蠶食。

    渴望年銷60萬輛電動車,是福特飄了還是特斯拉握不住刀了?

    資本市場對福特態度

    “我們預計,2022財年福特電動汽車銷量將達到15萬輛,2025財年將達到47.3萬輛,2030財年將達到123.5萬輛?!蹦Ω康だQ。

    三款新能源汽車表現可圈可點,令福特的信心爆棚,其計劃到2023年底新能源汽車的全球產能從每年30萬輛的規劃增至每年60萬輛。

    而福特的大手筆擴張,也有業績作為支撐。

    據福特2021年Q3財報顯示,前三季度凈利潤為56.37億美元,同比增長272.08%;經營活動現金流金額為122.56億美元,同比下滑37.88%;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為276.24美元,同比增長12.88%。

    吉姆·法利在三季度財報公布后意氣風發地表示:“這是我見過的最振奮人心的車型陣容,最重要的是我們的新產品和服務也受到了消費者的青睞,而這一切才剛剛開始?!?/p>

    以上可見,福特將挑戰目光鎖定為特斯拉,并非毫無道理。

    福特“渡劫”,還需跨過三大難關

    當然,眼下的福特與特斯拉的差距肉眼可見,其想真正具備挑戰特斯拉的資格,還需要解決三個棘手的問題。

    首先,盟友Rivian變成勁敵。

    Rivian是美國當紅的造車新勢力之一,也是福特的重要盟友,后者2019年向前者投資了5億美元,之后加碼至12億美元。

    投資之外,雙方在技術上也有過交流,甚至一度還有聯合開發新車型的打算。

    然而,隨著Rivian于2021年11月上市,受到華爾街的熱捧,其市值首日就超越福特,雙方的關系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畢竟,Rivian主打的是皮卡、SUV、輕型商用車,與福特的基本面高度重疊,特別是皮卡與輕型商用車,那可是福特的腹地。

    換而言之,Rivian對福特的威脅愈發明顯,這考驗福特守護基本盤的能力。

    其次,命脈被大眾攥著。

    為了縮短研發時間、節省研發成本,福特選擇與大眾抱團取暖,因而福特的新能源汽車是基于大眾新能源汽車研發平臺MEB打造的。

    如此一來,福特不得不將命脈交予對方。

    在競合關系之下,短時間雙方各取所需,但長遠來看卻也埋下了隱患,畢竟大眾也有打敗特斯拉、問鼎全球最大新能源汽車寶座的野望,屆時福特可能面臨被“卡脖子”的風險。

    再次,中國市場破局難。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福特如若要躍進,勢必不能繞過中國,問題在于福特的新能源汽車在中國頗為不順。

    一方面,曾計劃與眾泰汽車合作生產新能源汽車,卻不想碰到“豬隊友”,遲遲無法落地,最終于2021年2月終止了計劃。

    據愛企查顯示,眾泰汽車眼下有280條司法風險,其中高風險有15條,公司被大城縣人民法院列為失信執行人。

    渴望年銷60萬輛電動車,是福特飄了還是特斯拉握不住刀了?

    數據來源:愛企查

    另外一方面,產品遲遲無法打開中國市場,譬如福特首款針對中國市場發布的純電動車型領界EV ,2019年2月上市時還有6000輛的銷量,如今已邊緣化。

    而在北美大賣的福特野馬Mach-E,在國內也處于無人問津的狀態。

    據搜狐汽車數據顯示,2021年1~10月福特野馬Mach-E在國內的銷量不過155輛,用凄涼一詞形容也不為過。

    總而言之,在新能源汽車的浪潮中,過往積淀的一切經驗,都可能成為傳統車企轉型升級的障礙,唯一抱著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態度才可能活到下一個汽車時代,這也“福特們”無法回避的宿命

    至于狙擊特斯拉,有這個野望的車企很多,能否做到則是另外一回事,最后的答案還需要時間來尋覓。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

    發表評論

    登錄后才能評論
    国产精品区一区二区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