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隨著 專注降噪耳機研發的廠商將技術鋪開,并投放到其他消費級產品后,現在不少人希望在日常環境中也能降噪,如在辦公室中隔離鍵盤聲和風機噪音,在歸家的地鐵上阻擋手機外放的吵鬧,讓自己能在一個安靜環境下工作、思考和聽歌。
在這樣的需求帶動下,「降噪耳機」就形成了一種新熱潮。
在降噪熱潮下,廠商也希望創造出更多和降噪相關的需求。希望全部耳機都能塞個降噪功能的他們,這次瞄準了游戲耳機。
7 月 23 日,華碩發布新一代旗艦級游戲手機 ROG Phone 2 時也推出了一款滿足便攜式設備游戲需求的有線降噪耳機 ROG Cetra。耳機采用 USB-C 接口,能夠兼容手機和 Switch 的設備,耳機上也附帶了主動降噪模塊,可通過手機供電實現降噪效果,讓你在玩游戲的時候還能夠再安靜一點。
經過體驗后,我們發現 ROG Cetra 其實還是一款給 ROG Phone 2 準備的配件。整體表現均衡的 Cetra 能夠滿足用戶日常使用需求,游戲和聽歌的表現都還可以。ROG 雖然想把耳機的特點放在游戲上,但這個特點還不夠突出。
不太復雜的外觀
作為一款給 ROG Phone 2 準備的耳機,我們希望 ROG Cetra 也能擁有 ROG Phone 2 擁有的設計元素,讓它看起來更像一款 ROG 推出的游戲耳機。
只是,ROG Cetra 不像 ROG Phone 那樣有很多自家的設計元素,耳機造型也沒有像傳統的游戲耳機那樣用上很多夸張的設計??雌饋恚驼娴暮芟袷墙o ROG Phone 2 準備的普通配塞而已。
不過,ROG 還是很貼心地滿足 ROG 粉絲的需求。
ROG Cetra 的兩側耳機都附帶了 ROG 的信仰燈,燈也選用了辨識度極高的鮮紅色。只要耳機接上兼容設備之后,耳機上的 ROG 標志就會亮燈。這樣看來,標志燈就不僅是一個裝飾,它還能幫助你快速了解耳機狀態。只要燈不亮,就說明耳機和此時的外接設備不匹配了。
除了 ROG 標志信仰燈,ROG Cetra 的細節也做得還不錯。
作為一款自帶降噪模塊的有線降噪耳機,ROG Cetra 的線控也不算太大,線控上有拉絲細節提升質感。
線控上有四個按鈕,分別對應音量+、音量-、播放控制和降噪模式切換四組功能。播放控制也是我們熟悉的手勢,用起來沒有太大問題,但這個功能并不是全部設備都適用。
▲ 在 Fiio M9 上使用 ROG Cetra 的時候出現過不能用線控切換歌曲的情況
有時候連上了一些基于 Android 定制的播放器設備,ROG Cetra 的線控也只能實現暫停和播放兩個功能,不能切歌。
降噪控制對應的是降噪、環境聲和關三種模式,雖然模式切換的時候不會有提示音,但 ROG Cetra 的降噪效果和環境聲模式還是能夠讓你明確分別出現在的狀態。
就外觀來說,ROG Cetra 的表現雖然平凡、簡單了一點,但其實也還不錯。雖然我們都期望它能擁有類似 ROG Phone 2 的設計,但現在這樣也不壞。
跟外觀比起來,我更希望 ROG 能夠優化一下 ROG Cetra 的佩戴設計。
ROG Cetra 的耳機不算太大,只要配上合適的膠塞也基本都能夠帶上。耳機上還有一個能夠替換的魚鰭結構,軟質的魚鰭結構下有一個用于固定硬膠圓環,圓環能夠鎖定在 ROG Cetra 的卡口上。這樣的話,用戶在安裝時就不需要每次移動位置來適應佩戴,安裝很方便。
但可能因為線控比較重,耳機也沒有做好線材固定的關系,ROG Cetra 帶上之后就有較強的聽診器效應。平時坐著使用也要盡可能保持頭部不要亂動,但走路的時候耳機線材還是會亂晃,此時的聽診器效應確實會讓你受不了。
為解決這個問題,ROG 官方在配件中附屬了線夾。用戶只要用線夾夾著衣領固定線材,這樣線材就不會亂動,聽診器效應的影響就會下降。只是,可拆卸的線夾比較容易丟失,而且每次都要靠夾著才能固定確實不那么方便。和線夾比起來,我個人更偏向耳掛。
▲ 這樣戴還會讓魚鰭結構調整變難,大家像固定線材還是用線夾吧
另一種奇怪的解決辦就是,左側耳機在佩戴之前先像耳掛式一樣先繞過耳朵再佩戴,那線材就會更加穩,聽診器效應就能夠大幅下降了。不過這樣的話會讓佩戴變得不平衡,ROG Cetra 的線材也比較短,這樣麥克風就有可能縮到了頂住下巴的位置,帶著也不那么舒服。要是 Cetra 有專用的耳掛,效果會更好。
ROG Cetra 的魚鰭結構是可以替換的,ROG 只要再推出一個帶圓環的耳掛結構,就能夠提升耳機佩戴穩定性,降低聽診器效應的影響。雖然看起來會稍稍有些累贅,但為了讓耳機戴起來更舒服,加耳掛應該是最快捷的做法。
而且 ROG Cetra 已經有了一個很方面的快拆快換固定結構,要后補一個耳掛也不是難事。
使用之前,我們先來談談兼容性
正如買真無線耳機之前要看看連接穩定性,選購 USB-C 耳機前查看和測試兼容性也很重要。
按照華碩 ROG 官方描述,ROG Cetra 可兼容手機、PC、Mac 和 Nintendo Switch 游戲等設備,覆蓋面也比較廣。能夠兼容 Switch 還是挺驚喜的一件事,ROG Cetra 也不會局限在常見的幾款主流游戲上面。
針對兼容性,我們也做了嘗試。除了 ROG Phone 2 和 Switch,我們也用了 Galaxy S10 Plus、MacBook Pro 等附帶了 USB-C 接口的手機和筆記本電腦接上 ROG Cetra,耳機基本上都能夠正常運行,沒有太大問題。
另外,我也拿出了帶 USB-C 的播放器設備做了測試。測試后發現,ROG Cetra 也能兼容類似飛傲 M9 這種基于 Android 定制的播放器,而像山靈 M1 這種非智能播放器也能夠使用。總的來說,ROG Cetra 的兼容性基本上也沒有太大問題了。
只要機器支持 OTG,芯片支持和供電滿足的話,那 ROG Cetra 基本也都能使用。
降噪真的夠用嗎?
體驗聲音表現之前,我們先來簡單看看降噪。
ROG Cetra 是一款搭載主動降噪的有線耳機,耳機上不需要要像早期的 MDR-EX750NA 和 Bose QC20 這種有線耳機那樣帶著一個大大的降噪模塊,也不需要額外充電。只要設備能夠兼容的話,接上耳機之后就能夠自動開啟降噪模式,十分方便。
ROG Cetra 的降噪強度不錯,耳機接上手機后開啟時,你還是能夠感覺到環境變化,降噪的存在感也比早期附帶主動降噪功能的有線耳機要強。雖然跟主流的肩掛式無線耳機比起來還是有些距離,但在辦公室中要隔離一下鍵盤聲和空調風機的聲音沒有太大問題。
像 Cherry 青軸和茶軸這種機械鍵盤的聲音也不能完全減掉,但還是減弱了一些。當然,如果想在極度安靜的環境下玩游戲,那可能要換上 ROG Theta 這種頭戴式降噪游戲耳機才能滿足需求。ROG Cetra 的降噪,基本夠用吧。
ROG Cetra 環境聲模式也跟其他降噪耳機的差不多,就是通過機身麥克風對外收音,讓你聽到外面的環境聲。另外,ROG Cetra 在打開環境聲模式時,音樂和游戲中的音量也會下降,切換到「降噪打開」、「降噪關閉」的時候音量會恢復過來。
所以大家切記,別在環境聲模式中大幅提升音量,不然切換回來的時候就很難受了。
游戲體驗怎么樣
和支持 7.1 環繞聲的頭戴式降噪游戲耳機 ROG Theta 一樣,ROG Cetra 也是一款主打游戲體驗的有線耳機。
ROG Cetra 接入電腦時,用戶 ROG Armoury II 來調整 ROG Cetra 的聲音輸出。這里包括虛擬 7.1 聲道環繞輸出和耳機的 EQ 配置文件等設置,用戶都能夠在這里調整。功能支持也算全面,但這些也都是 PC 用戶能享受的福利。
ROG Cetra 接入 ROG Phone 2 時,手機內的 ROG Armoury Crate 也沒有呼出耳機的對應設置。不知道 ROG 會不會在之后的更新中加入 Armoury Crate 對耳機的支持,但按照目前來說,ROG Cetra 的接入支持還是少了一點。
游戲聲音體驗方面,ROG Cetra 的表現還不錯。連接 ROG Phone 2 玩《和平精英》這一類吃雞游戲時,ROG Cetra 還能夠表現出很準確的定位感,武器射擊時聲音的還原也還行,震撼還是有的,射擊之后余聲也還能還原得不錯,但就是生硬了一點。
定位感很準確,遇到敵人在身邊移動時,腳步聲的移動也能夠跟上。只是,當敵人在做小幅度移動時,ROG Cetra 未必能夠展示這種細微的位置變化。
對于一款在手機上使用的游戲耳機來說,ROG Cetra 的表現還可以。只是,如果它在手機上也能夠開啟 7.1 虛擬環繞模擬,有更多針對游戲的聲音優化技術,表現也會更突出。
聽歌,有點平凡有點驚喜
聲音硬件方面,ROG Cetra 搭載了 10mm 的華碩動圈單元,官方也針對游戲場景進行優化,調音、效果輸出都會更適合游戲場景。
除了游戲,我們也嘗試用 ROG Cetra 來聽歌。聽完之后也發現,耳機表現也還不錯,雖然細節部分還有不少進步的空間,但聲音也有讓我驚喜的地方:
▲ (歌手:Cath Wong 黃妍 | 專輯:《黃妍說》| 規格:24bit 44.1kHz FLAC | 播放設備:ROG Phone 2 | 播放器:Music Center)
ROG Cetra 聽歌是也都是以均衡表現為主,三頻比較均衡,聲音也沒有明顯偏冷、偏暖的傾向。滿足游戲體驗的同時,也可以聽聽風格變化大的流行樂。
得益于華碩 ROG 的優化,ROG Cetra 的人聲很突出。Cath 在《偷時間的人》的第一段副歌中,ROG Cetra 能夠將那種背景清淡、主打人聲表現的感覺帶出來,層次感也能展示出來。雖然層次感表現不太夠。
細節的話,ROG Cetra 整體表現還行。面對 24bit 44.1kHz 的入門標準 HI-Res Audio,耳機還是能夠將細節展示出來。但處理細節時,ROG Cetra 還是表現得有點粗糙,高頻延展也不太夠,表現還是有點平凡些。
不過還是那句話,對于一款主打游戲體驗的耳機來說,ROG Cetra 的聲音還是有驚喜的。雖然體驗比較平凡,沒有太多突出的特色,但它也要比「還是留著打游戲再用」的水平高不少。
給游戲手機準備的均衡降噪配塞
總的來說,ROG Cetra 是一款很稱職的 ROG Phone 2 配塞。
它身上擁有跟 ROG Phone 2 一樣的亮燈 LOGO,繼承了 ROG 最基礎的設計傳統。集成主動降噪功能之后,耳機也不需要帶著累贅的外置降噪模塊和電池,搭配全面的兼容性,基本上大部分的手機也能夠用上。
此外,ROG Cetra 的聲音也有不錯的表現。游戲聲音表現也不錯,用來聽歌也有驚喜。這些,都是 ROG Cetra 的優勢。
不過,ROG Cetra 身上能進步的地方也不少。
例如,線材的固定方式可以進一步優化,要是能夠加入比夾子更方便的固定設計,那佩戴體驗還能提升一點?,F在已經夠穩定了,但聽診器效應的影響還是有點大,還需要一個更好的方式來固定線材。
ROG Cetra 的降噪效果對于游戲用戶已經足夠了,兼容性也能讓人滿意,一般的聲音表現都還好。但要是 ROG 能夠投入多一點跟游戲相關的音頻技術支持,讓 ROG Phone 2 上面的 Armoury Crate 應用可以調整 ROG Cetra 的聲音,那耳機的可玩性就更高了。
對于一款定價 799 的 ROG 有線降噪耳機,ROG Cetra 也不算太貴,畢竟這也是 ROG 的定價風格。要是你已經入手 ROG Phone 2 的話,那買個 ROG Cetra 湊齊個 ROG 手機全家桶也還不錯。
但對于追求技術的游戲用戶來說,ROG Cetra 還需要多一點跟「手機游戲耳機」相關的特點和特質。
]]>為了能讓消費者能夠無后顧之憂的暢爽網絡生活,華碩售后設置了許多方式方法來滿足不同用戶的需求。
設置專區 快速自檢
很多消費者在遇到機器故障的時候,多數人會尋求網絡的幫助,針對這一現象,華碩官方網站為這些用戶設置了專門的”快速服務區”,讓用戶可以自己先檢測機器的故障,許多小問題自己就能解決了。同時也進一步為用戶采用哪種售后方式做出了指導,節省了時間,更高效。
從細微處著手 主動解決問題
很多消費者熱衷于網絡商城購物,那遇到機器故障應該怎么辦呢?這應該是很多人頭疼的一點。針對這個問題,華碩售后做到了早發現早解決,網絡商城在商品頁面上都會設置消費者評價,在這里你會發現華碩售后的身影。針對消費者在評論里提出的問題及時給予解決,若解決不了則提出適合消費者的其他方式的建議,真誠有效,受到了很多消費者的好評。
聯網檢修 縮短時長
在華碩官網,設置有專門的模塊–服務與支持,用戶可以注冊賬戶,填寫自己的機器出現的故障以及其他信息等就可以享受到華碩提供的服務(目前只對在保修范圍內的手機產品提供預約服務,若其他情況,實際報價及維修時間會依現場工程師判斷告知為準)。
開通熱線 隨時服務
另外,華碩還開通了售后服務熱線,用戶遇到使用問題還可撥打熱線電話400-600-6655進行咨詢,售后會針對消費者的實際情況給出專業的解決方案,讓消費者用的更舒心。
線上線下聯動 雙管齊下
除了在網絡上給消費者提供便捷的售后服務,在線下的售后中,華碩也毫不妥協,在各大城市設置售后點,為消費者排憂解難。僅以華碩手機產品為例,目前已在全國已開設了300余家授權服務中心,其中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沈陽、鄭州已率先正式開通預約1小時快修服務,為每一位華碩用戶帶來便捷、高效的售后服務,真正做到了從消費者利益出發,讓消費者修的舒心,用的安心。
華碩售后正在進行不斷改革創新,通過提升優化服務標準,達成更好的專業水準。未來華碩將力求為消費者提供全、免、真、快的售后服務,打造真正的華碩Zen服務。
]]>總部前臺
由回收主板拼接而成的蒙娜麗莎
由2357塊主板塊拼成的公牛,“2357”是華碩的股票代碼,寓意華碩業績蒸蒸日上
華碩明星產品展示區,可以在上面看到華碩的最新力作
不斷追求卓越的華碩曾獲得的獎項展示
華碩在2015年獲得了4368個獎項,平均下來每2小時就會獲得一個獎項
其中最有價值的莫過于華爾街日報頒發的“全球質量和服務第一”大獎
隨著工作人員的指引,我們來到了二樓的會議室,在這里,華碩全球副總裁兼開放平臺事業群全球業務總經理許佑嘉先生為我們分享了華碩的經營策略。
華碩全球副總裁兼開放平臺事業群全球業務總經理許佑嘉
許佑嘉先生為我們分享了華碩的經營策略、在業界制勝的方法等內容。其中讓筆者我最深刻的莫過于華碩的制勝之路,華碩能夠成為全球第一的主板廠商,其原因是華碩用技術去營銷,而不是用事件去營銷。想要占據更大的市場份額就要實現差異化,但簡單的差異化很容易被人跟隨模仿,只有設定技術壁壘,用技術去營銷,這樣才能不被超越。
一流的產品、一流的營銷團隊以及一流的渠道才能成就一流的業績,這正是華碩成為全球一流公司的不二法則。華碩目前已經售出5億片主板,這個成績是華碩追求無與倫比,不斷超越自我的最好體現。
據說參考主板設計的中庭
陶然館二樓是寬敞明亮的大食堂
自助餐區
華碩為喜憨兒們設立的柜臺,在這里的喜憨兒們都是華碩的正式員工,他們也能有一份自己的工作
陶然館的三樓居然還有星巴克
星巴克旁邊是球場,籃排羽乒都可以在這里進行
陶然館四樓是健身區,員工可以在這里進行各種鍛煉
六樓中心是一個標準游泳池
旁邊還有兒童池,供員工家屬使用
還有高端的SPA池
從頂部露臺可以看到遠處臺北101大廈
參觀完華碩員工日常工作生活的地方,接下來我們隨華碩工作人員的帶領來到了華碩的質量檢測實驗室,實驗室在地下一層,由于保密性要求,全程不允許拍照和錄像。據介紹,華碩質量檢測中心耗資4000萬人民幣打造,主要用來檢測華碩各種產品的耐用性。這些專業測試設備90%進口自日本和美國,都十分昂貴。在檢測工程師的帶領下,我們參觀了防水測試、溫濕度測試、筆記本開合測試、按鍵壽命測試、屏幕扭轉測試、倉庫環境模擬測試、可靠度測試等實驗室。透過這些實驗室,我們可以看到華碩對產品品質的執著追求,正如華碩宣稱的“華碩品質,堅如磐石”。
華碩玩家國度
參觀完實驗室后,我們再次回到二層的會議室,聽了ROG的設計師為我們講解了ROG的背景、產品設計理念以及未來的規劃等等。同樣地由于這些想法和概念還不成熟,因此不允許拍照和錄像,不過設計師稱后期會陸續將ROG的理念傳遞給大家,讓大家對ROG這個信仰滿滿的品牌有更深的了解。至此,華碩總部之旅到此結束,在最后我們還有幸在華碩堪稱“飯店”內蹭了頓飯,這里菜品的價格超便宜,100新臺幣都夠吃到撐,不得不讓人感嘆,華碩的福利真是好啊。
]]>導語:華碩ZenBook Duo是一款面向普通消費者的雙屏筆記本電腦,它的起售價為1499美元。與此同時,華碩還推出了“Pro”版本的ZenBook Duo,ZenBookPro Duo采用兩個14英寸的4K顯示屏,而ZenBook Duo采用的則是一個14英寸1080p顯示屏和一個12.6英寸第二顯示屏。
對于“外貌協會”來講,必定會被華碩ZenBook Duo的高顏值所打動,它華麗的機身顏色和被稱為“ScreenPad Plus”的第二顯示屏都非常令人印象深刻。經過測試,我們發現華碩ZenBook Duo的第二屏幕并不是“噱頭”,而是非常地實用。對于創意專業人士和商業用戶來講,華碩ZenBook Duo的第二屏幕是一個實用的工具,畢竟他們往往需要更大的屏幕空間。
華碩ZenBook Duo擁有強大的性能和強勁的電池續航表現,非常適合處理數據密集的電子表格或者是編輯視頻。但是,華碩ZenBook Duo在鍵盤和觸控板上有所妥協,它的鍵盤位置使用起來不太順手,觸控板的尺寸也很窄。
初印象:
華碩ZenBook Duo是一款性能強勁的創新型筆記本電腦,它最大的特色就是配備12.6英寸的第二顯示屏,售價合理。
優點:
生動的14英寸啞光顯示屏;
多功能的12.6英寸第二屏幕;
強勁的性能;
體面的電池續航;
令人印象深刻的“天藍色”機身;
缺點:
機身較競爭對手更厚、更重;
鍵盤位置到之前其使用起來不夠舒適;
較窄的觸控板;
沒有配備Thunderbolt 3端口;
華碩ZenBook Duo——價格和配置選項
目前,市場中僅有一款華碩ZenBook Duo正在發售,它的售價為1499美元,配備14英寸1080p主觸摸屏和12.6英寸第二顯示屏,搭載酷睿i7-10510U處理器,配備16GB內存、1TB固態硬盤和Nvidia GeForce MX250顯卡。
華碩ZenBook Duo——外形設計
就外形設計方面而言,華碩ZenBook Duo的機身非常地引人注目,它采用金屬機身配合藍色背板,同心圓設計跟ZenBook Pro Duo一樣,與Logo一起被放在偏右位置,頗具專業感。
ZenBookDuo的機身色調其實很難界定,它介于海軍藍、森林綠和青綠色之間,華碩將其稱之為“天藍”。當光線正好照射到筆記本電腦上時,它看起來就像一顆閃閃發光的寶石,非常地美麗。
華碩ZenBook Duo最大的亮點就是它的第二屏幕ScreenPad Plus,但平時我們最常使用的還是主屏幕,第二屏幕起的是輔助作用。華碩ZenBook Duo的蓋子背面有一個額外的凸起,當蓋子打開時,它可以托高筆記本電腦的后部機身,這樣做既可以使得鍵盤向下傾斜以獲得更舒適的打字體驗,并且還可以使得第二屏幕向上傾斜以獲得更好的視角。
下面,老編將會更加詳細地介紹華碩ZenBook Duo的顯示屏、鍵盤和觸控板,但是它的獨特性也存在一些妥協之處。華碩ZenBook Duo的第二屏幕占據了C面的上半部分,而鍵盤則位于第二屏幕下方,帶有獨立點擊器的垂直觸控板則位于鍵盤的右側。
華碩ZenBook Duo并不是目前市場中最薄或最輕的14英寸筆記本電腦,事實上,與其他15W筆記本電腦相比,它的機身相當厚實。華碩ZenBook Duo的機身三圍尺寸為12.7 x 8.8 x 0.8英寸,重量為4磅,比三星Galaxy Book Flex 15(14 x 9 x 0.6英寸,3.5磅)和聯想Yoga C940(12.6x 8.5 x 0.6英寸,3磅)更厚、更重。
華碩ZenBook Duo——端口選擇
華碩ZenBook Duo中擁有不錯的端口選擇,但是它沒有配備Thunderbolt 3端口。目前,幾乎所有高級筆記本電腦都配備一個Thunderbolt 3端口,從而實現快速的數據傳輸和連接多個4K顯示器。
華碩ZenBook Duo的機身右側配備一個USB 3.1 Type-A端口、一個microSD卡插槽和一個耳機/麥克風插孔,機身左側配備一個HDMI端口、另一個USB 3.1端口、一個HDMI端口和一個USB-C端口。
華碩ZenBook Duo——主顯示屏
華碩ZenBook Duo配備一個14英寸1080p主屏幕和一個12.6英寸第二屏幕,其中主屏幕的表現非常地棒。華碩ZenBook Duo所配備的啞光面板的色彩比平時更加飽和,細節也更加清晰。雖然我希望華碩為其配備更加明亮的顯示屏,但是ZenBook Duo的觸摸屏有效地減少了惱人的反光情況。
當我觀看《亡命距離》(Proximity)的預告片時,我能夠清楚地看到一盤舊錄像帶上的小字跡,里面有綁架的鏡頭,Don Scribner的花白頭發和胡子都被清晰地描繪出來。ZenBook Duo啞光主屏幕所呈現的顏色比我想象中的要飽和——森林里的樹葉是郁郁蔥蔥的綠色,而餐椅則是懷舊復古的南瓜橙色調。同時,ZenBook Duo的屏幕擁有精確的白平衡能力,當人們穿著象牙色的宇航服在白色房間中的時候,視覺效果很出色。
當我們使用色度計測量ZenBook Duo屏幕的顏色覆蓋率時,ZenBook Duo的顯示屏的sRGB色域覆蓋范圍為107%,這個結果很不錯。但是,它并沒有達到高端筆記本電腦的平均水平(123%),而且它與Galaxy Book Flex 15(158%)更是不在同一個水平上。
華碩ZenBook Duo的亮度水平不是很高,實際上相對較低,它的亮度為282尼特。但是,華碩ZenBook Duo的屏幕采用啞光處理,這提高了室外可視性,彌補了這一不足。
華碩ZenBook Duo——ScreenPad Plus第二屏幕
華碩ZenBook Duo主屏幕下方有一個分辨率為1920 x 515的12.6英寸第二屏幕,名為“ScreenPad Plus”,它是2018年推出的ZenBook Pro Duo中第二屏幕的升級版。
只需點擊屏幕左側邊緣上的一個半透明按鈕,就可以滑出ScreenPad Plus屏幕,用戶可以將程序拖到此處,以便它們在第二屏幕而不是主屏幕上自動啟動。您可以在上下顯示屏之間切換應用程序,并以特定的布局保存程序組。
從App Launcher菜單中,您可以打開一個名為Quick Key的應用程序,這個應用程序可以為您提供常用的命令,例如剪切、復制、粘貼、撤消等。其他的華碩應用程序包括一個用于繪圖或快速記錄的手寫應用程序、一個可提取虛擬數字鍵盤的Number應用程序以及一個可以快速訪問MyAsus、AppDeal和Spotify的圖標。只需單擊,您就可以使用Task Group圖標打開最多5個應用程序(兩個在主屏幕上,三個在ScreenPad Plus上)。另外,還有一些實用的按鈕可用于移動窗口和更改第二個屏幕的面板亮度。
將應用程序從14英寸屏幕拖到12.6英寸的ScreenPad Plus上,就像將其拖到調整窗口時出現的浮動圖標上一樣簡單。當您拖動一個應用程序的標題欄時,將會顯示三個選項:在ScreenPad Plus上啟動、固定到ScreenPad Plus啟動器或在兩個屏幕上查看。這是一個相當智能的系統,非常適合辦公使用——老編可以一邊讀信息,一邊寫文章,雙屏幕讓我的工作輕松許多。
同時,雙屏幕設置對于游戲、視頻和照片編輯來講也很方便,您可以在游戲下方啟動一個聊天應用,或者打開YouTube視頻。
理論上來講,ScreenPad Plus屏幕并不是很明亮或生動,但是它的實際表現要好得多。ScreenPad Plus觸摸屏的sRGB色域覆蓋范圍為67%,亮度為272尼特,當我在室外使用這款筆記本電腦時,亮度是一個大問題。
華碩ZenBook Duo——鍵盤和觸控板
我很喜歡華碩ZenBook Duo的鍵盤,但是由于它沒有掌托,因此在打字的時候雙手感受不是很舒適。與此同時,ZenBook Duo的垂直觸控板使用起來也不是很好。
華碩ZenBook Duo的鍵盤并不是位于筆記本電腦的中央,它位于C面的前端,而不是像大多數筆記本電腦那樣朝向筆記本電腦的背面。這會引起一些問題——首先,沒有地方放置您的手腕,當在桌子上使用時這并不是一個大問題,但是當將其放在膝蓋上打字時讓我很沮喪,因為這樣一來我的手腕就會懸空了,非常不舒適。
華碩ZenBook Duo的垂直觸控板位于鍵盤的右側,它的尺寸很窄為2.1 x 2.7英寸,這意味著每次我使用捏放或三個手指輕觸手勢時,我的手指都會重疊在甲板上。從好的方面來說,觸控板帶來的點擊感覺很好,盡管它們很難觸及。
除了位置有些尷尬之外,華碩ZenBook Duo鍵盤在其他方面的表現還是很棒的,按鍵靈敏、有彈性,在敲擊的時候會發出悅耳的咔嚓聲。同時,華碩ZenBook Duo的鍵盤中還包括一些快捷鍵,比如關閉網絡攝像頭的選項,或者點擊一個鍵打開MyAsus。
華碩ZenBook Duo——音頻
華碩ZenBook Duo的揚聲器表現非常出色,它發出的聲音完全不像是來自筆記本電腦,而是像來自藍牙揚聲器。華碩ZenBook Duo揚聲器的中音表現是亮點,雖然它的聲音不是太大,但是它的雙揚聲器在我的小辦公室中使用剛剛好。
華碩ZenBook Duo——性能
與ZenBook Pro Duo的45W芯片不同,華碩ZenBook Duo使用的是15W處理器,但它搭載的英特爾酷睿i7-10510U處理器和16GB內存可以很好地滿足我的日常工作需求。在實際使用中,當老編同時打開幾十個Chrome標簽和各種應用程序,比如播放音樂和Slack,并沒有拖慢筆記本電腦的速度。
即使當我試著同時播放4個1080p的YouTube視頻和1個Twitch直播的時候,ZenBook Pro Duo的運行速度照樣還是很不錯。期間,第二屏幕ScreenPad Plus的響應速度也很好——在兩個顯示器和各個應用程序之間切換時,并沒有出現任何的延遲。
華碩ZenBook Duo在我們的Geekbench 4.3全面性能測試中獲得16719分,得分低于Galaxy Book Flex 15(19137,Corei7-1065G7)和Yoga C940(18672,Corei7-1065G7)。同時,它的Geekbench 4.3測試得分也低于高端筆記本電腦的平均得分17336。在要求更高的Geekbench 5測試中,ZenBook Duo的成績達到了3981分,再次低于Galaxy Book Flex 15(4416)、Yoga C940(4055)和高端筆記本電腦的平均得分(4208)。
在Handbrake視頻轉換工具測試中,華碩ZenBook Duo用了19分鐘零3秒將4K視頻轉換為1080p視頻,這比Galaxy Book Flex 15(22分18秒)和Yoga C940(19分32秒)的速度要快,但是低于高端筆記本電腦的平均水平(18分37秒)。
華碩ZenBook Duo的1TB固態硬盤運行速度非???,它只需5秒就可以復制大約5GB的多媒體文件,相當于每秒958.4Mbps的傳輸速度。然而,即便是如此快速,它也沒有榮登榜首,Galaxy Book Flex 15以1379.2Mbps的速度奪冠,而聯想Yoga C940的SSD運行速度為1017.9Mbps。這里的每一款筆記本電腦SSD硬盤數據傳輸速度都超過高端筆記本電腦的平均速度658.3Mbps。
華碩ZenBook Duo——顯卡
在圖形性能方面而言,ZenBook Duo中的Nvidia GeForce MX250顯卡表現接近于集成。但是獨立顯卡就是獨立顯卡,根據我們的基準測試顯示,ZenBook Duo在運行《塵埃3》游戲時的幀速率為106fps,超過Galaxy Book Flex 15(52 fps,MX250)、Yoga C940(51 fps,IrisPlus)和高端筆記本電腦的平均水平(64 fps)。
華碩ZenBook Duo在3DMarkFire Strike測試中的表現同樣出色,它的得分為2769,而Galaxy Book Flex 15的得分為2215,Yoga C940的得分為2138。
華碩ZenBook Duo——電池續航
當我第一次看到華碩ZenBook Duo時,我的第一個想法就是雙顯示屏電腦的電池續航表現肯定不好,但事實證明我錯了,而且還錯得離譜。
在測試中,在華碩ZenBook Duo的兩個顯示屏都打開的情況下,它持續使用了9小時44分鐘(通過Wi-Fi連續上網)。當我關掉第二屏幕時,華碩ZenBook Duo單次充電后的電池續航時間為11小時51分。相比較之下,Galaxy Book Flex 15單次充電后的電池續航時間為15小時44分,聯想Thinkpad Yoga C940的續航時間為11小時46分,高端筆記本電腦的平均水平為9小時零7分。
華碩ZenBook Duo——攝像頭
華碩ZenBook Duo的頂部邊框配備一個720p攝像頭,它頗具實用性,但是拍攝的圖片質量不是很好。即使是在陽光普照的好天氣下,我所拍攝的自拍照片也是模糊的,我的胡子是一團棕色的糊狀,身后的天空也是一片蔚藍。
不過,華碩ZenBook Duo的攝像頭還是很實用的,它與紅外傳感器配合,可以通過Windows Hello進行面部識別登錄,用戶體驗非常棒。
另外,華碩ZenBook Duo的散熱性還是很不錯的,即使運行了一段時間,它的機身溫度仍然不高,不會燙手。
小結
華碩ZenBook Duo的性能不如ZenBook Pro Duo那么強大,但是它的價格更低,并且二者功能幾乎相當。因此,除了要求特別苛刻的用戶之外,華碩ZenBook Duo稱得上是很多用戶的不錯購買選擇。
如果您經常需要編輯視頻,并且不想購買第二顯示屏,那么華碩ZenBook Duo不失為一個不錯的購買選擇。華碩ZenBook Duo的售價為1499美元,它擁有華麗的外形設計、快速的性能、強勁的電池續航和多功能的第二屏幕。
不過,華碩ZenBook Duo并非是完美無瑕的,為了適應第二屏幕,ZenBook Duo在鍵盤和觸控板方面做出了妥協。同時,華碩ZenBook Duo的機身更厚更重,因此不適合上下班途中攜帶。
]]>據報道,ROG Strix XG27WQ顯示器支持165Hz刷新率,1ms響應時間,屏幕分辨率為2560×1440,125%sRGB色域,92%DCI-P3色域,曲率為1500R,對比度為3000:1,面對可視角度為178°,支持AMD FreeSync Premium Pro認證,通過DisplayHDR 400認證并支持HDR10。
ROG Strix XG27WQ顯示器正面為三面窄邊框設計,底部為三角架支架,底部支架有ROG紅色的Logo,背部有圓形的RGB燈帶,外觀設計非常符合ROG的風格,光污染很到位。
接口方面,1個DP1.2a接口、2個HDMI接口、1個耳機孔以及1個USB3.0接口。根據外媒報道,這款顯示器將在未來幾周上市,目前官方還沒有公布具體售價。
]]>華碩RT-AC86U自推出以來受到了不少用戶的認可,這款路由器不僅擁有較為強勁的性能表現,同時還配備了許多非常實用的網絡優化技術,基本可以滿足絕大多數普通家庭用戶以及游戲玩家的需求。
華碩RT-AC86U的包裝與機身體積都不算小,路由器拿在手里也略有一些沉甸甸的感覺,好在路由器本身采用了豎立式設計,并不會占據太多的桌面空間。華碩RT-AC86U的主打用戶群體是數碼愛好者與游戲玩家,因此路由器在外觀設計方面帶有非常濃郁的科技感,分明的棱角以及黑紅的配色深受宅男喜愛,不過在女生眼中可能就是另外一種形象了。路由器表面采用了手感非常細膩親膚的磨砂設計,不過比較容易沾染指紋。
路由器正面下方共有8個LED指示燈,左邊4個燈分別對應4個LAN口,右邊是網絡、2.4G、5G以及電源指示燈。在路由器的右側有兩個按鈕,一個是WPS按鈕,另一個則是WiFi網絡開關按鈕。如果你突然發現上不了網了,有的時候并不是寬帶網絡或者路由器出了問題,而是有可能你家里的熊孩子不小心把WiFi網絡給關了。其實設計這個按鈕主要是給那些怕WiFi網絡輻射的用戶用的,晚上睡覺時關了,第二天用的時候再開啟。
華碩RT-AC86U配備了三根可分離的外置天線(天線的外觀設計同樣挺有科技感,工藝與機身保持一致),同時機身內還有一根內置天線。外置天線的安裝方法非常的簡單,直接擰上去就是了。
路由器的底部設計了較為寬厚的防滑硅膠墊,保證了華碩RT-AC86U可以平穩的放在各類材質的表面,不會輕易滑落。
路由器的背面與頂部開了大量的散熱口,保證了機身內的熱量可以迅速散發出去。很多路由器就是因為散熱效果比較差,容易影響路由器的性能與網絡的穩定性。
所有的接口都設計到了路由器背面下方,右側是四個千兆LAN口,左側除了千兆WAN口外還分別提供了一個USB3.0接口與一個USB 2.0接口,可以用來外接移動存儲設備。背面下方正中央是LED燈的開關,開關下方的亞克力LOGO挺有質感,可惜沒有燈,這里如果加個RGB燈效就好了。
電源的輸出標準為19V1.75A,100-240V寬幅電壓設計,適用范圍挺廣的。比較有意思的是,華碩RT-AC86U的電源適配器供應商貌似并不止一家,可能不同批次的產品配備了不同供應商提供的電源。不過這個也正常,畢竟不同時段供應商的價格是不一樣的,華碩肯定要挑最合理的那家。
華碩RT-AC86U的初始設置頁面非常的友好,哪怕你對于路由器并不是很熟悉,按照流程一步一步來就可以了,基本上大多數用戶都可以輕松設置成功。除了支持中繼、橋接等模式下,華碩RT-AC86U支持AiMesh,戶型比較大感覺網絡無法全部覆蓋到的話,那就買兩個用AiMesh組網,信號與網速表現都很不錯。
當路由器設置完畢后,我們就可以進入到詳細的功能設置界面。整個頁面的UI設計同樣很有科技感,并且邏輯也比較清晰,大多數用戶都可以輕松找到自己想要設置的功能界面。可以看到華碩RT-AC86U提供了一些特有的功能,比如AICloud 2.0個人云、游戲加速、AiProtection智能網絡衛士、Adaptive QoS網絡監管專家等功能,滿足了大多數用戶的需求。
在USB相關應用選項中提供了非常豐富的擴展功能,除了可以外接硬盤組建家庭私有云外,還可以借助4G USB無線網絡卡或者手機作為USB調制解調器使用,也可以作為網絡打印機服務器,滿足企業用戶需求。用戶也可以通過APP對華碩RT-AC86U的各項功能進行設置,用起來也非常的簡單,這里就不贅述了。
家里接入的是200M的光纖寬帶,通過某數字寬帶測速器進行測試,峰值網速可以達到32MB/秒,用某雷下載文件時網速基本可以穩定在25MB/秒左右,可以讓帶寬得到有效利用。
家里的光纖出口被設計到了書房,為了讓電腦的網絡達到最優的效果,路由器自然也就擺在了多媒體盒的旁邊,但這樣一來陽臺以及臥室部分區域的WiFi信號就會受到很大的影響,甚至關上臥室門之后會出現徹底沒WiFi的情況。不過華碩RT-AC86U的穿墻性能挺讓人驚訝的,即便是在關上臥室門的情況下,也可以保持較為不錯的網絡體驗(5-6MB/秒左右),這是此前用過的其他路由器都無法做到的。
如果你的設備支持1024QAM的話,華碩RT-AC86U最高可以提供750Mbps的2.4G網絡以及2167Mbps的5G網絡。對于普通設備來說,華碩RT-AC86U最高可以提供450Mbps的2.4G網絡以及1733Mbps的5G網絡。
華碩RT-AC86U支持MU-MIMO、Beamforming等諸多實用的網絡優化技術,特別是Beamforming技術對于手游玩家非常的有用,路由器可以自動偵測你的位置并主動加強該位置的網絡信號,確保你在WiFi網絡的覆蓋范圍內始終擁有高速穩定的網絡體驗。如果你在家里邊玩手游邊移動時很容易出現網絡卡的問題的話,很可能就是因為你的路由器不支持這一技術。
對于比較喜歡折騰的用戶來說,華碩RT-AC86U還有梅林固件可以刷,這樣一來就可以讓功能變得更豐富更強大。散熱方面還算比較可以接受,長時間運行后手感溫度略微溫熱,大概相當于手機玩游戲的機身表面溫度,就算是夏天使用也是比較可以接受的。
總的來看,華碩RT-AC86U擁有性能強大、功能豐富、固件多樣等優勢,足以滿足大多數家庭用戶以及部分小型企業用戶的需求。買路由器選經典款比較好,華碩RT-AC86U還是挺靠譜的。
]]>七彩虹—Kudan九段
要說七彩虹的品牌,早些年的時候因為做工和品質不太過關,被玩家們戲稱為“凄慘紅”。這幾年因為銷量和質量同時做起來,口碑也自然好了起來。而iGame系列和vulcan X在同價位里也可以說是堆料十足,卡皇九段更是最早上了水冷,讓其在四大天王之中可以說是最安靜的一個,風冷加水冷的組合也讓他長時間運行中溫度算是非常的給力了,性價比也是十分的高。
微星—Lightning閃電
作為臺系老牌廠商,微星可以說是用一直十分優良的品質,牢牢占據著一線顯卡三大廠的位置。而本身技術和做工都是非常OK的,普通的旗艦紅龍系列,用雙風扇各種吊打友商的三風扇同類產品,就算是入門級的飆風系列,在保證價格便宜的同時,還兼顧了性能。而要說卡皇系列的話,Lightning閃電系列,那真的是所有DIY玩家心中響當當的名字,碩大的PCB和散熱器、多到數不清的元器件和龐大的供電模塊,賦予的超強的超頻性能,加上師承雷蛇的各種RGB燈帶讓它成為了顯卡界四大天王之一。
華碩—Matrix駭客
華碩,這個名字應該玩電腦的沒有人不知道吧,同樣作為老牌臺系廠商,品質優良,做工優秀,加上完整良好的售后,讓他在玩家中的口碑一直都很不錯。
不過華碩在品牌營銷宣傳中可以說是甩掉了他的小老弟微星一百個技嘉了,所以華碩也是所有的顯卡品牌中,溢價能力最強的,所以用網友的話來說,華碩的東西都是低端太坑,高端太貴,沒有什么性價比,不過有一說一,華碩的高端產品還是很不錯的,自家的顯卡產品線最高的Matrix駭客產品,更是擁有無限循環水冷系統和Infinity Loop這種獨家技術加持,讓其在四大卡皇中擁有最小的體積,也讓駭客成功躋身四大卡皇之一,如果需要節省主板插槽空間的同學買這個,準沒錯。
EVGA—kingpin
EVGA?啥牌子啊,這是阿野給別人推薦EVGA的時候,大多數小白都會問的一個問題,確實要說誰的宣傳力度比微星還差的話,那EVGA算是首當其沖。
其實在大洋彼岸的美國,EVGA絕對是主流牌子,知名度也絲毫不比華碩差,只是在國內宣傳力度有限,在國內售后也不太方便,這也讓他落了個“美國七彩虹”的外號。不過單純的論顯卡產品的話,EVGA是做的真不錯,還是N卡“親兒子”,可以說是1線的質量,2線的價格,普通旗艦FTW系列也是十分值得推薦,而卡皇kingpin就和他源自漫威超級英雄漫畫里原型一樣,實力超強,在四大天王里保持了最高的超頻記錄,特別是裝上了水冷之后,至今也沒有難逢敵手。
]]>首先,我們要了解華碩筆記本按“F2”鍵進bios,按“ESC”鍵進開機啟動項。
一、華碩筆記本修改ahci硬盤模式。
1、首先啟動華碩筆記本,然后在鍵盤上面按F2進入bios設置窗口,進入之后使用左右方向鍵將光標移至“advanced”菜單,再用上下方向鍵將光標移至“sata configuration”按回車鍵執行。
2、將光標移至“sata mode selection”按回車鍵,在彈出的窗口中就可以看到“IDE”和“AHCI”這兩個選項,使用上下方向鍵將光標移至AHCI按回車鍵確認選擇確定,然后就可以了。
二、華碩筆記本設置U盤啟動,大家選擇一種方式設置即可。
第一種,華碩筆記本修改啟動項;(華碩主板一鍵啟動u盤的快捷鍵是:ESC)
1、首先將已經使用快啟動制作好啟動盤的U盤插入電腦usb插口,然后開機,待開機畫面出現以后連續按下“ESC”鍵:
2、接著將會彈出一個快速啟動選項的窗口,我們只要選擇U盤進入即可!下圖為華碩筆記本的開機畫面:
第二種,進入bios設置u盤啟動
1、首先把已經制作好啟動盤的u盤插入電腦usb插口,然后開機,待開機畫面出現以后連續按下“F2”進入BIOS設置主界面。如下圖所示:(顯示的是首先進入bios設置看到的main選項界面,該頁面顯示的是華碩筆記本的基本信息)。
2、按左右方向鍵←→移動光標并選擇到“BOOT”設置選項處。boot為開機啟動引導選項設置的地方,如下圖所示:
3、如上圖所示,當我們把光標移動到boot后再按上下方向鍵移動光標到“HarddriveBBSPriorities”選項,然后按下回車鍵。如下圖所示為按下回車鍵后顯示的界面:
4、如上圖所示,我們默認第一個,然后按下回車鍵,將會彈出一個啟動選項,選項中有其中一個是硬盤的信息(也就是默認啟動的),還有一個就是我們剛才插入的u盤(也就是我們需要設置啟動的u盤),我們只要按上下方向鍵進行選擇,選擇到U盤處,按下回車鍵即可。
5、調整好boot啟動順序以后我們按“F10”保存退出并將自動重啟您的電腦,重啟后將會進入到u啟動u盤啟動盤主界面,到此,華碩N43EI241SL筆記本設置u盤啟動就完成了。
三、華碩筆記本修改啟動類型,主要分為華碩筆記本設置UEFI啟動、華碩筆記本設置BIOS啟動。
第一種:華碩筆記本設置UEFI啟動
準備工作:
1、主板支持UEFI:怎么看主板是否支持UEFI模式
2、UEFI模式下硬盤需為GPT,否則無法安裝系統:將MBR格式的磁盤轉換成GPT格式
詳細操作:
1、華碩筆記本開機的時候長按F2鍵進入BIOS界面,通過方向鍵進入【Boot】菜單,通過方向鍵選擇【Lunch CSM】選項,將其設定為“Disabled。
2、通過方向鍵進【Secure】菜單,通過方向鍵選擇【Secure Boot Control】選項,將其設定為 “Enabled”
3、點擊F10保存設置,重啟系統,開機時點擊ESC選則啟動項即可。
第二種:華碩筆記本設置BIOS啟動
準備工作:
1、BIOS模式下硬盤需為MBR,否則無法安裝系統:將GPT格式的磁盤轉換成MBR格式
詳細操作:
1、華碩筆記本開機的時候長按F2鍵進入BIOS界面,通過方向鍵進入【Boot】菜單,通過方向鍵選擇【Lunch CSM】選項,將其設定為“Enabled。
2、通過方向鍵進【Secure】菜單,通過方向鍵選擇【Secure Boot Control】選項,將其設定為 “Disabled”
3、點擊F10保存設置,重啟系統,開機時點擊ESC選則啟動項即可。
]]>先來說說外觀,它采用了傳統的外接天線設計,頂部有三根可拆卸的外接天線,天線可以實現全方向的旋轉,在遇到一些擺放位置沒有那么高的時候,它也可以放置進去。整體上,它采用了立式造型,底座與機身之間不能夠拆卸,這樣的好處是能夠有更好的散熱效果。底座上有兩塊大面積的防滑墊,桌面擺放時,防滑效果很不錯。
整體的顏色上,這款路由器采用全黑的設計,正面部分有菱形紋路處理,配合上半部分的拉絲處理,整體的視覺效果還是不錯的。而對于華碩,大家更關心的應該是它的做工,在這款產品上,你依舊能夠看到華碩在細節上的孜孜追求,入手就能夠感受到的品質感。
接口方面,這款路由器提供了1個千兆WAN口和4個千兆LAN口,另外還有一個USB3.0接口和USB2.0接口,在保證路由器日常使用的同時,也增加不了不少的擴展性能。按鍵方面,它比我之前接觸的很多路由器都要多,除了常規的電源鍵、復位鍵和LED開啟/關閉以外,還增加了WPS按鈕和WIFI開啟/關閉按鈕,在后期的使用時會更加的方便,可以就近選擇機身或者APP來控制相關的功能。正面的下部還有一排指示燈,能夠清楚的知道當前路由器的工作狀態,一目了然。
硬件方面,這款路由器采用802.11ac標準芯片,搭載主頻1.6GHz的博通BCM4708雙核處理器,更采用128MB閃存,256MB的內存,令數據的處理、傳輸能力大大提升。支持在2.4GHz和5GHz雙頻段上進行無線傳輸,其中在2.4GHz頻段上的理論無線傳輸速率可達600Mbps,在5GHz頻段上的理論無線傳輸速率可達1300Mbps,雙頻同步傳輸的速度和為1900Mbps。
連接方面,這款路由器的操作也比較簡單,先下載一個華碩路由器的APP,將電源與網線連接以后,檢查路由器的指示燈正常以后,通過手機連入對應的無線網絡,在APP選擇添加設備,設置好賬號密碼以后,就能夠正常使用了。這樣簡單的操作比較符合當下人們的使用習慣,避免過于繁瑣的布網過程。
通過APP,我們也可以實現更多的路由器設置。APP頁面設計比較簡潔,功能呈現清晰,可以查看實時的流量、連接設備監控以及網絡設置等。而且,它包含了許多的實用功能,比如添加客人網絡,訪客掃描你的二維碼即可連接到網絡;比如家長控制,設置相應的時段封鎖,讓孩子在學習時更加專注;遠端連線,隨時隨地控制家庭網絡狀態,這些在后期使用上,都可以帶來不錯的使用體驗,而且,便捷的操作方式,也能讓這些功能被頻繁的使用。
在實際使用中,這款路由器的穿墻能力和信號覆蓋強度如何呢?我做了一個小的測試,選取了家中三個位置,來測試它的信號強度和穩定性,位置選取以能夠測最大信號、穿墻能力,覆蓋能力為主的近距離、穿墻點以及遠距離的三個點。
從測試的結果來看,從測試的結果來看,它在兩個頻段的表現差異不大,特別是在5G頻段,其信號強度比同位置下的2.4G頻段相差不多,即使是在距離增加以后,并未對它的信號強度造成多大的影響,這在很多雙頻路由器上是見不到的。而在穩定性上,華碩RT-AC68U雙頻路由的表現讓人滿意。
實際的網游體驗,我測了一下和平精英這款游戲,這里不得不提一個這款路由器的另外一個功能,它可以設置不同網絡應用的優先權,比如我們在玩游戲的時候,就可以把游戲拉到最優先級,在辦公的時候,選擇文件傳輸為最優先級,這一點確實不錯。而從整局游戲體驗來看,延遲基本上在32ms左右,跳動的幅度大概在8MS左右,這一點還是不錯的。
另外的話,這款路由器針對目前日益興起的智能家居設備,也有它相關的配置。它支持IPv6,針對家庭網絡中越來越多的設備接入,它可以提供更多的IP地址,保障所有的設備正常的運行。
在一段時間的使用下來,對于華碩RT-AC68U這款產品,確實比之前家里的路由要好用很多很多,至少沒有讓我過多的感受到它的存在(最穩定的路由就是讓你用得幾乎忽視它的存在)。主流的1900Mbps速率,支持MU-MIMO,全千兆端口+USB 3.0端口,可實現不錯的功能拓展,為后期的使用便利性提升不少;在無線WIFI的表現上,5G頻段的表現絕對是它的一個亮點!而這款路由器的豐富的拓展性還在等著我去開拓!
]]>華碩靈銳14搭載AMD R7-4700U處理器,基于創新的7nm制程技術和突破性的Zen 2架構,8核心8線程,動態加速頻率高達4.1GHz,相比R7-3700U,其綜合性能提升約47%。同時搭載全新Radeon核顯,對比上一代每CU性能提升59%,性能堪比獨顯水平。另外配備16GB雙通道DDR4內存,頻率高達3200MHz,以及512GB PCIe SSD高速硬盤,數據吞吐更快,響應也將更加迅速,讓用戶在輕薄本中也能享受到酣暢淋漓的游戲體驗。
榮膺紅點設計大獎
高性能體驗的同時,華碩靈銳也沒有放棄對設計的追求。幾何形狀是華碩靈銳14極簡設計的靈感來源,簡潔流暢的線條與圓潤轉角構成了華碩靈銳14的整體形態。全金屬A面經過磨砂處理,在耀夜黑色外殼的黃金分割線處,鉆切設計的LOGO光澤感滿滿。同時靈銳14的鍵帽采用與機身同色系的噴漆,Enter鍵更是別出心裁地使用了黃色環繞設計,跳色處理打破了C面的沉悶感,加倍用心的細節無不在體現著華碩對設計美學的堅持。
輕薄大屏
華碩靈銳14不僅外觀設計簡約,機身也更纖薄便攜,薄至14.9mm,輕至1.4kg,開會出差都可輕松裝入背包中,便攜出行為生活減負。其85%大屏占比拓展了視野范圍,5.7mm超窄邊框提升用戶的視覺沉浸感,看起來也更加小巧輕盈。
華碩靈銳14于5月12日預約開啟,5月16日京東商城正式首發,首發期間購買產品好價4699,贈送電腦包和鼠標,還有好評返E卡活動,首批體驗官會是你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