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 Crucial英睿達的優勢
一、.
Micron? 美光質量和專業技術。 作為 Micron 美光旗下的一個品牌,我們能夠直接與全球最大的內存制造商展開合作。對 于您來說,這就意味著,相比普通的第三方升級產品,我們的產品具有更優的品質和更強 的專業技術。購買 Crucial英睿達內存和固態硬盤,即購買由同一公司設計、精煉、測試、 制造和出售的內存和存儲器(您的系統內可能已經預先安裝了相同的產品)。我們對自身 的產品(以及您的系統)了若指掌,35 年來,一直堅持不懈地提供可靠品質、專業技術 和支持。
二、
各種升級產品可供選擇。 兼容的 Crucial 英睿達內存和固態硬盤適用于數千種系統——新、舊系統;家用和商用系 統;個人電腦和 Mac?。不管您使用哪種計算機,我們都能提供適合您的系統規格、能 夠實現兼容運行的升級產品。
三、
簡單易用的兼容工具。 使用備受贊譽的 Crucial Memory Advisor? 工具,僅需動動鼠標,便能找到與您的系統 相兼容的內存。基于 35 年的系統分析,我們已建立起行業領先的兼容數據庫。我們的 Cr ucial 英睿達 選購顧問 利用這些數據向您推薦滿足系統獨特要求的兼容升級產品。
四、
超乎尋常的技術支持。 *我們深諳,打電話尋求技術支持往往給人帶來不悅的體驗,然而,我們擁有一個備受贊 譽的團隊,能夠讓這種體驗變得愉快。我們的技術支持團隊能夠將復雜的計算機術語以通 俗易懂的日常用語進行詮釋,這讓他們引以為豪。如果您曾打電話給我們的技術支持團隊, 可能已經體會到其中的差異!
]]>
隨機讀取最大500K IOPS,隨機寫入最大430K IOPS。使用鎂光自研主控,沒有像之前的Crucial P1那樣使用QLC顆粒,搭配鎂光自家TLC顆粒。提供5年質保,日全盤可寫入0.3次左右,不過并沒有散熱馬甲提供,目前已在美國、英國市場上市,大陸暫無消息??上У氖?,首發只有1TB和2TB版本,并無更小容量提供。定價分別是179.99美元(約合1258元)和399.99美元(約合2796元)。
此前的英睿達P1,采用鎂光3D QLC顆粒,支持NVMe 1.3協議與PCIe 3.0X4通道,2280規格,主控為Silicon Motion SM2263,1G緩存。同樣提供5年質保,采用各類新技術的加入可以說讓它武裝到了牙齒,動態寫入加速技術、活躍垃圾收集、NAND獨立冗余陣列、自適應熱保護、集成功率免疫損耗、ECC自適應糾錯技術等等。
而今天我要跟大家介紹的便是一流內存廠商之一的英睿達,屬于美光旗下公司。美光的內存顆粒自然不用筆者多說,在DIY圈子里一直備受歡迎,而我們這次要推薦的產品便是英睿達的高端產品線——英睿達鉑勝系列內存。
內存發展至今已經到了DDR4時代,并且未來還會存續多年,相比上一代DDR3內存,頻率更高,功耗更低。雖然起始頻率2400MHz,但這不并妨礙有實力的企業推出更高頻率,更大容量的內存,比如英睿達鉑勝系列內存。
這款內存提供單條8GB、16GB容量,同時提供雙內存的組合套裝,最高容量可達16GB。對于大多數主板而言,四個內存插槽是主流,選擇1條8GB內存,日后還可升級到2條8GB內存;而對于只有兩條內存插槽的主板,直接購買套條更為合適。而英睿達鉑勝系列內存頻率高,性能好,更是值得用戶選擇
一款高規格硬件產品必然擁有不俗的工藝和配置。英睿達鉑勝RGB燈條采用了黑色PCB板,白色馬甲設計,在美觀程度上直接拉滿,這款內存條采用了高品質的鋁制馬甲,配合時尚現代的設計和精湛的工藝,在美麗的外表下實現高效的散熱,讓玩家在戰斗中感受高效而冷靜的散熱體驗。這更加讓它在玩家中獲得了良好的口碑,以造福更多的電競玩家。
英睿達鉑勝RGB燈條兼容ASUS Aura、MSI Mystic Light、Gigabyte AORUS等光效,也就是將目前最主流的三個主板廠商的燈光同步全部支持,可以讓玩家們隨心所欲的定制光效,已達到最好的燈光效果。
英睿達鉑勝也有自己的管理軟件Memory Overview Display,燈光控制菜單可以讓內存的燈光更加個性化,可以將原本枯燥乏味的機箱里面迸發出個性的光彩。這款官方控制軟件的下載地址為:
https://www.crucial.com/products/gaming-memory/ballistix-downloads
英睿達鉑勝內存兼容AMD和Intel兩大平臺,此外,英睿達還與主板設計廠商和系統制造商有著密切的合作,確保產品的兼容性并針對高性能平臺進行優化。而在使用英特爾平臺時,英睿達鉑勝還支持XMP 2.0自動超頻,即使是沒有超頻經驗的玩家也可以在進行簡單的操作后達到內存的最佳使用頻率。
我們在BIOS中將XMP 2.0開啟,直接進入系統就可以在3600MHz的頻率下運行了,此時的內存時序會自動設置為內存貼紙上的時序,即16-18-18-38。
我們在AIDA64 Cache&Memory Benchmark中可以看到,我們已經將頻率調整至3600MHz,現在的內存時序為16-18-18-38 CR2.在成績中我們可以獲取到,調整至3600MHz之后,讀取速度為48636 MB/s,寫入速度為51307MB/s。復制速度為45067MB/s,延遲為52.1ns。這樣的速度在游戲中可以帶來更快的響應速度,讓玩家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操作,把把超神。相對于早前無法支持XMP超頻的內存來說,英睿達鉑勝內存可謂是電競玩家與硬件發燒友的良伴。
使用MaxxMem來進行測試時,由于測試機制不同,所以與AIDA 64沒有可比性,但同樣在這款軟件中,英睿達鉑勝也可以達到一個非常優秀的速度,對于大型3A游戲以及設計類軟件的流暢運行都不在話下。
我們使用了《古墓麗影-暗影》對內存進行了游戲測試,在測試中我們將畫質設為高畫質,在進行游戲的時候達到了133幀的平均幀率,同樣我們在將頻率設置為2666時僅可以達到107幀??磥韼蕦τ谟螒虻奶嵘€是非常巨大的。
英睿達鉑勝內存為英睿達的高端游戲系列,有多種規格可選,頻率有3000MHz、3200MHz、3600MHz三種規格可選,也可以選擇有光版和無光版。市場上能買到的穩定運行在高頻的內存實在是少之又少。這不僅代表英睿達的實力,更代表其在內存界的領導地位。
我們對內存進行了測溫,使用手持紅外測溫計來進行了溫度測試,在我們持續穩定運行了30分鐘之后,我們發現內存的溫度最高僅為47度,可以持久的在一個冷靜的環境下運行,這得益于英睿達鉑勝的散熱馬甲。這樣的溫度可以給游戲玩家一個非常穩定流暢的游戲環境。
最后在筆者的實際體驗后,發現我們手中的兩條內存體質極其穩定,特別是在開啟XMP之后,在3600MHz頻率下暢玩游戲,欣賞到更加豐富細膩的畫面特效。在筆者試用過的內存中,在大幅度超頻后,依然能夠擁有如此穩定的體質,還是不太多見的。對于這樣一款性能表現完美的英睿達鉑勝內存,還是非常值得推薦給大家的!
]]>
鉑勝 Tracer RGB 的外包裝采用透明塑料材質,炫彩的斜紋巧妙地表明了它具備 RGB 燈光的素質。
內存條采用該了百搭的金屬灰色馬甲外殼,內存條本體也是酷炫的黑色,可以與大部分主板、機箱搭配,優雅又不失電競氣息。
Tracer RGB 頂部配有半透明的柔光燈罩,BALLISTIX 的字樣印刷在這里。
Tracer RGB 的燈罩采用可拆卸設計,將中間的兩個橡膠棒拔出后即可抽出燈罩。
燈罩采用推拉的方式與內存本體連接,穩定性很好。
拆下燈罩后就能看到里面的 LED 燈了,Tracer RGB 提供了 8 個區域共 16 個發光點,讓用戶可以隨心所欲定制調整內存的燈效。
既然是 RGB 燈條,大家最關心的肯定是它的燈效如何,下面帶來一組簡單的燈光展示。
簡單來說,Tracer RGB 的燈光亮度很高,色彩過渡自然。用戶可以通過英睿達提供的 M.O.D 軟件調整燈效,M.O.D 預置了 12 種基礎燈效,用戶還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自定義燈光模式。
不可否認的是,RGB 燈條的發展已經進入到瓶頸期,燈光本身已經很難再有革命性的創新。這時 Tracer RGB 的自定義燈罩就顯得尤為珍貴,用戶可以 DIY 出各種各樣不同的燈罩,實現各種不同的效果。
這是我們在臺北電腦展上看到的為 COMPUTEX 定制的燈罩。相對于競品的 1+1=2 組合,Tracer RGB 能夠帶來 1+1>2 的效果,多個燈條的組合并不僅僅是多了一些發光點這么簡單,可同步、可異步的設計結合個性化燈罩,能帶來各種不一樣的表現方式。
用戶可以在 BALLISTIX 官網獲得官方推出的部分燈罩設計方案,如果你愿意,你還可以根據官方給出的參數自行設計,這是其它燈條所不能給予的個性化選擇。
目前 Tracer RGB 還沒能支持諸如 AURA 的燈光協議,不過英睿達表示這一項目正在推進的路上,以后都會支持。在那之前,用戶可以通過鉑勝 M.O.D 工具來對內存進行控制。
第一個界面很簡單,只是一些基礎的信息。
第二個界面可以查看不同內存的實時溫度。
最重要的燈效調節在 LED CONTROL 選項卡中。英睿達提供了非常細致的調節選項,不同內存條是否同步,燈光效果、燈光亮度、燈光顏色等等,都可以在這里調節。
在設置界面中,用戶還可以選擇將內存的溫度實時放在屏幕上查看。
比較遺憾的是,目前 M.O.D 軟件還不支持中文,相信日后會添加對中文的支持。
RGB 大行其道的今天,大部分人選購內存條都不再將性能作為首要參考指標。甚至很多人使用 B360 芯片組的主板搭配具有 3000MHz 頻率的內存,只為了好看的燈光。
但 Tracer RGB 并沒有因此放棄對性能的追求,它具有 16-18-18-36 的內存時序,標稱頻率為 3000MHz。我們使用 i7-8086K 和 M10H 主板對 Tracer RGB 的性能進行測試(8GB × 2)。
AIDA 64 內存讀寫測試
在 AIDA 64 中,Tracer RGB 內存的讀取速度為 43204MB/S,寫入速度為 44302MB/S,拷貝速度為 38555MB/S,延遲時間為 53.0ns。性能發揮正常。
SiSoftware Sander 內存帶寬測試
在 SiSoftware Sander 的內存帶寬測試中,Tracer RGB 的總體內存性能為 29.56GB/S,整數內存帶寬為 29.44GB/S,浮點數內存帶寬為 29.67GB/S。
SiSoftware Sander 內存延遲測試
在內存延遲測試中,Tracer RGB 取得了 19ns 的內存延遲,與相同時序的競品相比沒有差別。
憑借著較高的頻率和出色的時序,Tracer RGB 的性能表現符合我們的預期。
為什么 RGB 能在 DIY 圈子火爆起來呢?很大一個原因是它帶給了用戶更多的個性化展示空間,鉑勝今天更進一步,讓用戶的燈罩也能夠與眾不同,隨著 3D 打印門檻的不斷降低,3D 打印個性化燈罩也會越來越容易,這將會讓 Tracer RGB 有更多的自定義空間。在我看來這是 Tracer RGB 相對于其他發光內存條最大的優勢。
此外,3000MHz 的高頻率、鎂光原廠內存顆粒、出色的馬甲設計等等保證了它的性能、穩定性和散熱,奠定了最基礎的品質要求。如果你需要一個足夠個性化的 RGB 發光內存條,那么 Tracer RGB 會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
]]>
九月初,鎂光正式宣布了新一代入門級SATA固態硬盤英睿達BX500,一向以性價比形象示人的鎂光,此次再推出的入門級產品,想必引起了不少電腦愛好的關注,今日有幸拿到了這塊新鮮出爐的固態硬盤,下面就簡單的來評測一下,體驗看看這塊新登場的固態硬盤能帶給我們什么樣的驚喜。
英睿達BX500固態硬盤作為入門級的產品,以128GB始起步,最高容量為480GB,我拿到的這款容量為240GB,像現在的游戲動不動就需要十幾G的空間,加上系統如果只要128GB日常用起來就有點捉襟見肘了,不過不玩游戲只是工作的話,128GB也能滿足需求了,畢竟文檔也占不了多少空間。
英睿達BX500固態硬盤采用標準的2.5英寸設計,相比3.5英寸的機械硬盤來說不止小了很多,份量也相當的輕盈,”傻大重”的機械硬盤真是沒辦法比擬。
塑料的保護外殼,這點沒問題~經濟也很實用。
看到英睿達BX500固態硬盤,或許你就知道為什么官方定義,它為入門級機械硬盤的替代者了,沒有了我們常見固態硬盤所采用的金屬外殼,取而代之的是改用了塑料外殼,雖然說成本降低不了多少,但塑料看起來總有點廉價的味道,你說是嗎?外殼上除了商標貼紙之外,還印刻的大大的BX,表明這款固態硬盤的系例。
英睿達BX500固態硬盤的背面標簽信息,除了性能參數之外,還有環保使用年限標志和歐盟WEEE回收標志,標簽上再未出現其他常見的國際認證標志,國外上市的產品可能會與國內有一些差異。
英睿達BX500固態硬盤采用6 Gbit/s SATA標準接口,也就是SATA 3.0接口,可以最大限度保證它的讀寫性能。
自已動手能力差只能從網上借來英睿達BX500固態硬盤的內部結構圖,看看這款固態硬盤的配置如何,從圖中可以看出這款固態硬盤,由SM2258XT主控搭配鎂光第二代64層堆疊3D TLC閃存,相比高端MX500,BX500在閃存不變的前提下,只是將帶DRAM緩存的SM2258更換為無緩存SM2258XT方案,或許是為了填補入門市場的缺位,而在配置上做了不小的讓步,想想作為DRAM大廠,過去鎂光眾不吝嗇給SSD塞個外緩存。如今BX500也跟隨潮流放棄外緩了
英睿達BX500固態硬盤PCB正反面共4個閃存顆粒,組成256GB容量。扣除17%的二級OP預留空間后,標稱容量240GB。
測試,由于條件和時間的限制,以下的測試是均通過接駁硬盤盒進行,故所得數據可能會有差異,所以僅代表個人體驗的結果。
CrystalDiskInfo信息識別,固件為鎂光定制,在SMART看到英睿達BX500固態硬盤支持TRIM功能,機械硬盤是需要整理磁盤碎片的,而支持TRIM的英睿達BX500固態硬盤就不用碎片整理,而且采用新的文件刪除方式,刪除更快也將極大減少寫入負擔,并且空間既使滿了,對SSD的性能也幾乎沒有影響。
HD Tune的測試結果,讀寫數值并沒有想像中太過于理想,但穩定性可以看出還算平穩。
AS SSD Benchmark硬盤檢測工具測試一下,測試結果連續讀取速度為248MB/s,寫入速度為210MB/s,雖然硬盤盒支持USB3.0的傳輸速度,但可以說很不錯了,而且讀取寫入速度很均衡,也說明它的性能穩定性好。
而在ATTO Disk Benchmark測試中的表現也和AS SSD Benchmark基本差不多,最高讀取速度為257MB/s左右,最高寫入速度235MB/s,與AS SSD Benchmark的測試結果基本吻合,通過不同的軟件對比,英睿達BX500固態硬盤在穩定性方面表面還是相當優異的。
文件拷貝測試中,由于臺機使用有一定的年限,在傳輸中明顯拖了英睿達BX500固態硬盤的后腿,拷貝文件速度一直在75MB/s之間徘徊,但相比以前的只有7~8M的傳輸來說快了不止十倍,所以這個測試值的還是非常感人的。
雖然說英睿達BX500固態硬盤并沒有采用散熱性能更好的金屬外殼,但在實際使用測量出來的溫度并不是很高,所以無需擔心出現溫度過度的問題,而且英睿達特有的熱監控也能很好的控制硬盤的運作。
從最近的體驗來看,英睿達BX500固態硬盤采用的3D NAND技術確實帶來了非常不錯的流暢體驗,小巧輕便的”身材”穩定的性能,而且數據表現也較為均衡,新技術也帶來了新的性價比,另外因為固態硬盤構造的不同,工作時噪音值為0分貝,可以更加專注于工作而不受到打擾。當然做為系統盤這才是英睿達BX500固態硬盤的最正確的使用方式,不過由于時間關系,只能簡評測試一些基準性能,下回待時間充裕再一一體驗系統篇,感受所帶來質的飛躍!好了,今天的評測先到這里了,最后感謝耐心的觀看!
相信各位小伙伴們對英睿達的這套白色馬甲DDR4 3000 8G的對條都已經非常,非常熟悉了?,F在的價格是420元左右,也就是說,單條的價格為210元。如果要購買這種內存,還是推薦買對條,價格便宜不說,品質也相對更有保證。只是,最好提前問好顆粒,這個價格雖然可以接受,但是如果還要摸獎,就沒什么意思了。
當然,它還有一個最大的特色,就是馬甲。顏色是白色,適合白色控,另外這個馬甲確實設計的也很有國際大廠范兒,適合審美控。
總而言之,它不適合垃圾佬。
XMP的頻率是3000,時序為15-16-16-35 1.35V。相對于同檔次的產品,時序確實非常優秀。
測試平臺:
處理器:AMD銳龍3600最新版,體質還可以,不高不低
主機板:華碩的ROG B450I小鋼炮
內存條:C9BJZ的英睿達DDR4 3000 8G*2 白色馬甲
FCLK=1900,內存同步3800的表現確實還算不錯,時序16-19-16-36 1T。但可惜的是無法過測魯大師,既然魯大師都跑不了,更別提什么MEMTEST PRO了。當然,這不是內存本身的鍋,是處理器IMC體質的鍋。
雖然新編號銳龍3600的超頻能力大幅度提升了,但是IMC的體質,依然很迷。。。。
降到3733頻率,時序16-19-16-36 1T,則可以過測魯大師了。但是AIDA64的BENCHMARK跑分,則相當難看了。延遲也上升到了69NS。
最后上個魯大師的跑分,就現在的行情而言,英睿達的普條DDR4 2666 8G價格也要179元,弄不好還要摸獎。而AMD官方給銳龍3代處理器的保證FCLK體質,并非3800而是3600。
所以,C9BZJ從始至終,貌似都沒啥子性價比。
129元的阿斯嘉特普條8G,和259元的紅色馬甲終身質保歡迎獵手包超4400頻率,不是更香嗎?
]]>
IT之家1月30日消息 今年,AMD 推出了7nm 工藝的移動處理器,全面支持DDR4 3200高頻內存,另外爆料稱英特爾即將推出的十代移動標壓處理器也將支持DDR4 3200高頻內存。因此,筆記本上延續好幾年的DDR4 2400/2666內存有望在今年升級為DDR4 3200,從而進一步發揮處理器的性能。
現在根據AnandTech的報道,英睿達的32GB DDR4-3200筆記本內存條也開始上市,采用的是美光的顆粒。
據介紹,英睿達即將上市的內存條包括DDR4-2666(CL19/1.2 V)和DDR4-3200(CL22/1.2 V),64GB 雙通道版本的售價為330美元,約合人民幣2300元,也就是說單條32GB 版本售價在1150元左右。
去年底,威剛也推出了32GB的筆記本內存條,不過只有DDR4 2666頻率,32GB售價為99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