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游戲:《歐洲卡車模擬2》
發行時間:2012年發行,從一個小游戲硬是被粉絲們托成主流車廠的廣告平臺
發行公司:SCS Software,沒啥名氣,因為N年來就這一款神作。
下載方法:
Steam可以入正,而且非常便宜。
不想入正,可以直接去百度下載,偶就是這樣。
先分享一個巨坑,我研究了1小時才搞明白的破事。
非正版游戲,你如果選了這個使用steam云端:

那么游戲運行一次以后,將詭異的無法打開,且提示你兼容性問題。然后就是一個徒耗時間的win10系統調試。。。
其實真正的解決方法,就是以下這位高手的:

附帶一提,這游戲的啟動,真正靠的是安裝路徑/game/bin底下的文件

推薦游戲模式:
入門:別玩游戲,先去學學駕駛技術。真的!出門1公里都能磕到欲仙欲死。它號稱佛系,那是針對駕駛老手,而我這種習慣極品飛車的,作孽啊。。。
建議去學習一下科目二,能夠有效改善被虐慘狀。別問我為么知道。。。

初手:玩玩鍵盤,本居士承認我是個靠自動檔+作弊器混下去的小low逼。
中手:方向盤走起,可以換成手動擋,不斷追求真實體驗。漸漸的,卡車送貨游戲變成了旅游游戲~~
這游戲有大量的MOD。在3DM可以初步滿足,但更多更專業的在其粉絲聚集地:http://bbs.18wos.org/
高手:改造卡車,隨心所欲的暢游各國,組建車隊,在歐卡論壇呼風喚雨~~
骨灰:參考如下:

----公眾號《玉劍小茶館》,請勿商用截圖----
思考和評價這個游戲:(拋磚引玉,僅供參考)
歐洲卡車2,是一款神奇的游戲。
制作公司挺小,發行之初只是給卡車粉絲這個小圈子做款養老游戲。結果不成想哇~口碑,在線人數,累計銷量年年攀升,從小廠作被粉絲們托成為Steam著名神作~~
其實我一直也疑惑。
歐洲卡車2沒有極品飛車那樣的警匪追逐,毫無各種競速賽車動輒300邁的快感,更沒有輕易上50G,100G的場景畫面。
這些癡狂的粉絲,他們玩的啥???
開著笨重的重卡,風里來雨里去,在歐洲各個城市里送貨?
可我入坑玩了一段,才知道開重卡好比釣魚,真是欲罷不能的神奇體驗。邊開邊逛,地圖無限,邊玩邊裝,MOD無窮!
一句話,駕駛游戲里的上古卷軸?。。?!
這游戲的神奇之處在于,會讓你從一個白手起家的小司機,逐漸成為一個真正的行者。出門時的小破車,終究會歷經萬里風雨,變成你夢中的男人浪漫。
這游戲的痛苦之處在于,對駕駛技術要求真的太高了。。。本居士已經被虐到撲街??墒俏艺娴姆浅7浅UJ真的學習過理論啊,請看我的學車筆記:
-------
居士學車筆記:
按造車順序來說,汽車主要包括1車身,2動力,3底盤,4電氣設備這4套系統。
1車身包括造型,油泥,數字設計。說人話就是畫草圖,捏模型,三維掃描進電腦。主要影響觀看感受,市場銷售效果,居士這種只看速度表的沒有研究興趣。
3底盤包括輕量化材料(如鋁合金,碳纖維),鑄件技術,機械加工,表面處理,底盤電子化(如胎壓監控),電控(制動和轉向等),安全(氣囊,各種防撞擊設計)。它很大程度是受車身設計指導,且必須滿足動力系統以及安全環保的要求。
4電氣設備包括一大堆的功能模塊,從點火到空調,五花八門了,約束它們的只有錢包。這也不是我的研究范圍~
2動力系統重點研究,這是玩游戲的關鍵~
2-1發動機(我車的心臟和肺部,它的能源就是我車的消化系統)
發動機是汽車的能量之源(本游戲都是燃油車嘛)~~它依靠活塞運動為動力系統提供力量~


電動汽車則是另一碼事(駕駛游戲好像還真沒進入電動車時代)~
下圖復雜了點,我轉頭看看自己的電風扇,轉動原理一個樣,電池加電機,這就是電動。


兩個都裝上,然后動力系統魔改,調配兩種動力,就是混合動力。
以上是三種動力的簡介,再說一下發動機位置。一般就是橫置,縱置兩種:

一目了然
橫置:便宜、乘坐空間大、小排量發動機,高性價比
縱置:貴、擠占乘坐空間、容易后驅、高級懸架、大排量發動機。
在本游戲里,都是開卡車了,所以是燃油動力+前置車。
附帶一提,任何發動機都不能直接操縱,怕客戶弄炸。得通過油門。簡單說油門踩的大,進氣量大,力量足~
2-2變速箱(我車的大腿)
變速箱調節了發動機的動力輸出
形象的看,變速箱的位置就在這里:

它的構造太復雜,但原理其實就是杠桿+齒輪+一堆精密構造。作用就是將發動機的暴躁動力轉換為可控的推力。
下面這圖不用看。

簡單說:
低檔位小齒輪帶動大齒輪,降低輪胎轉速,提高發動機輸出效果。
高檔位大齒輪帶動小齒輪,提高輪胎轉速,節約發動機輸出成本。
額外增加的一個齒輪,使得輪胎翻轉,這就是倒檔。
現實里,變速箱有多種技術,且和發動機設計密切相關。所以每款車的“駕駛感”是不同的,要練車實際要不斷的換車,越學越有感覺。
使用變速箱,就是所謂的“換擋”。

有時候需要均勻穩定的力量(巡航)。
有時候需要爆發力(起步,爬坡,超車)。
有時候需要輕巧的小力量,省油(高速)。
在本游戲里,我開的是大卡車,強烈建議自動檔。
2-2離合器(我車的大腿)
它呀,就是分離發動機和變速箱的機器。否則在一些操作的時候,還連接在一起的兩者,可能因為操作而造成傷害。
來張圖解釋:

手動操作的情況下,油門(發動機),換擋(變速箱),離合器是要互相配合的,這種操作節奏,很大關聯著駕駛體驗~
自動控制的檔位和離合器,就是傳說中的自動變速箱(依靠的不是離合器,是液力變矩器)~~

一般來說,檔位越多,切換越復雜,感受越順滑,成本自然也越高。。。
在本游戲里,我開的是大卡車,不打mod,一般就1-6檔。強烈建議自動控制。打了mod的一些幾百萬的神車,12檔我是沒本事手動掛的,放棄吧。
2-3懸掛和驅動(我車的小腿~)
車能夠前后左右了,但不代表它能順利運行了。因為路面可不是一個完美的平面,在雨天,泥地,坑洼,上下坡的時候,它都能讓車痛苦不堪。
懸掛系統,就是自動調節輪胎和路面的角度,實現:適應工況,確保前輪轉向,減少車身震動,穩定輪胎抓地等作用。
下圖可以不看,看我總結。

本居士的總結:車上運動的時候,哦不,車運動的時候,彈簧緩沖+減震器減震,讓人更舒服~
獨立懸掛:分開的,高大上,能加許多收費增值服務

非獨立懸掛:連在一起,湊合省錢。

總結完畢~
再說說驅動,非常簡單和現實
車總是有可能陷在泥地里。這時候二驅就只能哭了。。。

平時都維持四驅的,就是全時四驅。
發現淪陷人操作的,就是分時四驅。
發現淪陷自動操作,就是適時四驅。
根據地形,自動完成以上功能的,就是全地形適應系統~
還好本游戲基本不考慮懸掛問題
2-4輪胎(我車的腳掌)
輪胎說起來最簡單~~越貴的越好。。。
咳,同款輪胎用起來,還是有區別的~
輪子的意外情況無非兩類~
前輪抓不住地,就是推頭,轉向不靈。
后輪抓不住地,就是甩尾,轉向過度。
超出以上描述范圍,直接GG。
輪胎2個核心技術:
首先是解決抓地問題的ESP~來圖一目了然~


然后是解決剎車問題的ABS~
這圖要解釋一下,剎車是直接用液壓停掉輪胎。
老車停掉以后,輪胎會損失抓地,往前滑行,ABS則在剎車中恢復輪胎運轉,來個點剎過程~

以下是本游戲好像沒體現,但順帶研究出來的技術。。。
1-部分:車身設計的部分技術。
NVH技術:我看了一下,說人話就是靜音解決方案。
針對不同的噪音來源,有不同的控制方法,明顯很方便加錢。
比如動力系統方面,就是降低發動機噪音的傳遞。降低輪胎噪音。
比如車身這里,增加隔音材料,改善玻璃材質等等。。
定速/限速/自適應巡航:直接把油門固定在一個值,避免我亂踩,就是定速巡航。給我一個區間值就是限速巡航。我車自動調,就是自適應巡航。
一般情況下,自適應巡航要配合車載雷達。搭配氣囊,防撞擊設計,就是高安全標配了,所以我放這里。。
流線車身:規律很簡單。
車頭越小,導流板越好,正面阻力越小。
車尾越翹,尾翼設計越好,渦流越少干擾越少。
底盤越低,輪轂越高,抓地越好,越怕坑洼地,沒法越野。
2-其余:動力系統相關
缸內直噴:現在高端發動機必備。如圖,直接把油噴進氣缸,當然省油加力。搞多條管道并且電力控制,就是多點電噴了~

渦輪增壓:在發動機進氣和排氣通道上加的小風扇,當然加大動力咯~
3-部分:各種系統
泊車輔助:還記得上面提到的車載雷達嗎?加上全景攝像頭就有這功能了。
更復雜一點,就是自動駕駛技術。

電子轉向助力:下圖可以不看。記住,幫助單手開車裝逼。

自動啟停技術:圖都懶得找。電機檢測輪胎,發動機的情況,符合條件的時候自動停發動機,節約能耗。此時發動機一般是熱啟動,如果電池足夠好,不傷我車~

唉?。?/p>
唉!!
唉??!

這游戲,本居士經過理論學習,視頻學習,游戲練習后發現一個悲催的現實。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