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夏季的到來,全國各地的學校多數都已經進入了暑假。盡管今年上半年受到疫情影響,部分學校的暑假時間被縮短,但總體來說由于國內的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多數同學們都能夠和平常一樣迎來暑假。

朋友圈里有人招中東“雇傭兵”?我建議你先玩玩《敘利亞戰爭》

也就在每年的這個時候,一年一度的“敘利亞暑期工招工”又要開始了。這些招工“廣告”多數以截圖的形式流傳在朋友圈和群聊之中,內容也都大同小異,都是招收“雇傭兵”到戰亂地區作戰,號稱日薪上萬元人民幣,有些甚至附帶還有“轉賬”的截圖。當然,這些只是用來調侃的段子而已,但這背后卻隱藏著一個悲哀的事實:敘利亞的戰火,已經持續了整整9年。

朋友圈里有人招中東“雇傭兵”?我建議你先玩玩《敘利亞戰爭》

美軍轟炸后的敘利亞城市 (圖源:Wikimedia Commons)

 

由于以美英為首的西方國家掌握了話語權,他們不斷的向世人宣稱敘利亞政府軍殘害無辜、濫用毒氣、屠殺平民、破壞古跡,將反政府武裝標榜為“自由斗士”,試圖用輿論武器顛覆敘利亞的政權,并直接派出軍隊支援反政府武裝。一直以來,對于那些“不聽話”的國家,這都是一招非常陰險毒辣的手段。

朋友圈里有人招中東“雇傭兵”?我建議你先玩玩《敘利亞戰爭》

“白頭盔”組織正在挖掘廢墟 (圖源:Wikimedia Commons)

 

相比其他落后的產業而言,俄羅斯的電子游戲產業其實相當發達。雖然還算不上是世界一流水準,但也有諸如《戰爭之人》、《戰爭雷霆》、《逃離塔科夫》等廣為人知的作品,在全世界擁有不少的玩家。而針對敘利亞的戰事,俄羅斯的游戲界也給出了自己的解讀:那就是游戲貓工作室推出的《敘利亞戰爭》。

朋友圈里有人招中東“雇傭兵”?我建議你先玩玩《敘利亞戰爭》

《敘利亞戰爭》發行于2017年2月,是一款現代戰爭題材的即時戰略(RTS)游戲,當時敘利亞的戰事已經持續了6年之久。游戲沒有多人對戰,只有劇情模式,畫質也基本上還是21世紀初期的水平。這樣一款游戲能夠得到“特別好評”的評價,并且被評為2017年年度十佳獨立游戲,和引人入勝的故事劇情顯然是分不開的。

朋友圈里有人招中東“雇傭兵”?我建議你先玩玩《敘利亞戰爭》

游戲的劇情開始于2011年,玩家扮演的主角安瓦爾是伊德利卜省附近一個小鎮的警察,剛剛結束休假回到崗位。意外的是,小鎮突然遭到了恐怖組織“努斯拉陣線”的襲擊,警長在襲擊中犧牲,而你需要指揮僅有的幾名警察抵擋恐怖分子潮水般的襲擊。在武裝分子的進攻下,安瓦爾被迫帶領民眾撤離了小鎮。不過,戰爭蔓延的速度實在過于驚人,沒過多久,敘利亞全國都陷入了戰火之中。

朋友圈里有人招中東“雇傭兵”?我建議你先玩玩《敘利亞戰爭》

命中率低下的RPG幾乎是初期玩家唯一的反坦克武器

在接連的戰亂中,安瓦爾帶領著警察部隊不停的東奔西走,四處轉戰,部隊的規模也迅速壯大,但與之相對應的是,敵軍的裝備和戰斗力也在迅速的擴充。在玩家還在用機槍卡車當做主力的時候,恐怖分子已經將坦克開了出來。玩家拿到老掉牙的的T-55坦克時,恐怖分子竟然開出了T-72主戰坦克、火箭炮和自行火炮,幾乎絕大多數戰役中,玩家都要以劣勢兵力和裝備與敵軍的精銳對抗。

朋友圈里有人招中東“雇傭兵”?我建議你先玩玩《敘利亞戰爭》

在戰場上,安瓦爾的部隊屢立戰功,很快便被編入了正規軍,裝備和人員水平也大幅提升,還得到了俄羅斯正規軍的支援。但相應的,游戲的難度也迅速增加。在大馬士革的戰斗中,玩家不僅要指揮部隊完成上級的作戰任務,還要同時解救被“伊斯蘭國”恐怖組織綁架的老鄉、挫敗恐怖分子與“白頭盔”組織殘害平民,并嫁禍給政府軍和俄羅斯的陰謀,以及營救落入恐怖組織手中的西方記者。

朋友圈里有人招中東“雇傭兵”?我建議你先玩玩《敘利亞戰爭》

大馬士革的城區到處暗藏殺機

 

由于這些任務全都同時發生在各條不同的戰線,玩家必須分散手中本就不充足的兵力兵分兩路甚至三路作戰,為了防止巷戰中誤傷平民,俄軍的空中支援也不能充分發揮出威力。雖然玩家擁有武裝直升機這一強力武器,但城市中卻隨處隱藏著防空導彈和自行高射炮,稍有不慎就是機毀人亡,這都給了玩家巨大的壓力。

朋友圈里有人招中東“雇傭兵”?我建議你先玩玩《敘利亞戰爭》

蘇-24戰斗轟炸機能夠精確消滅敵軍的坦克

當然,在游戲后期,玩家也會指揮一些極為強大的作戰單位:俄羅斯正規軍。游戲中的俄軍作戰單位主要包括俄羅斯海軍陸戰隊、“格魯烏”特種部隊和特種部隊觀察員。前兩種單位都是戰斗力極強的步兵單位,遠超敘利亞正規軍,消滅恐怖分子更是非常簡單。觀察員則是一名擁有呼叫空中支援能力的俄軍特種兵,能夠呼叫蘇-25攻擊機和蘇-24戰斗轟炸機對恐怖分子進行空中打擊。這些俄軍作戰單位并不屬于玩家的戰斗序列,一般都是危急時刻前來“救場”的。

朋友圈里有人招中東“雇傭兵”?我建議你先玩玩《敘利亞戰爭》

卡-52武裝直升機作戰效果非常強大

除此之外,游戲中的另一些戰役也極具深意:2015年11月,土耳其擊落俄羅斯空天軍一架蘇-24戰斗轟炸機,兩名飛行員跳傘逃生。其中一名飛行員奧列格·佩什科夫中校落地后被恐怖分子圍攻,不愿被俘,拉響了身上的手榴彈與敵人同歸于盡,犧牲后被追授“俄羅斯英雄”勛章。

朋友圈里有人招中東“雇傭兵”?我建議你先玩玩《敘利亞戰爭》

俄軍迎接奧列格·佩什科夫中校的遺體 (圖源:Wikimedia Commons)

 

在游戲中,玩家指揮的部隊則接到命令,前往敘利亞與土耳其的邊境地帶,深入被恐怖分子控制的山區,營救蘇-24上逃生的另一名飛行員,并在俄軍的支援下逃離恐怖分子的追殺。游戲的劇情幾乎是現實事件的完美復制。

朋友圈里有人招中東“雇傭兵”?我建議你先玩玩《敘利亞戰爭》

普京視察赫爾米姆空軍基地 游戲中這里是玩家需要防御的重要戰略基地 (圖源:Wikimedia Commons)

 

而在敘利亞戰爭中的另一位“俄羅斯英雄”,亞歷山大·普羅霍連科中尉也被游戲開發組加入到了游戲的最后一戰:帕爾米拉戰役。亞歷山大·普羅霍連科中尉是俄羅斯特種部隊的一名觀察員,負責引導空中支援打擊恐怖分子,協助政府軍收復“伊斯蘭國”盤踞的帕爾米拉。

朋友圈里有人招中東“雇傭兵”?我建議你先玩玩《敘利亞戰爭》

亞歷山大·普羅霍連科的葬禮 (圖源:Wikimedia Commons)

 

但在執行任務中,亞歷山大·普羅霍連科被恐怖分子發現,并對他展開了猛烈的圍攻。面對眾多恐怖分子的包圍,普羅霍連科向指揮部申請,要求對自身所在的坐標發起空襲,與大批的恐怖分子同歸于盡。當時,他的妻子已經有了6個月的身孕。

朋友圈里有人招中東“雇傭兵”?我建議你先玩玩《敘利亞戰爭》

帕爾米拉是一座擁有4000多年歷史的古城 卻遭到了“伊斯蘭國”的破壞 (圖源:Wikimedia Commons)

 

而游戲中帕爾米拉戰役的一開始,玩家就要指揮亞歷山大·普羅霍連科中尉潛入恐怖分子營地附近,摧毀恐怖組織的訓練營、坦克、火炮和車隊。即使玩家完美的完成了所有任務,普羅霍連科也一定會被恐怖組織發現并包圍,并最終呼叫空中支援與敵人同歸于盡。而游戲中普羅霍連科與指揮部的對話,正是現實中英雄最后的通訊錄音剪輯而成的。

朋友圈里有人招中東“雇傭兵”?我建議你先玩玩《敘利亞戰爭》

以戰爭為背景,始終都是游戲的熱門題材。不過此前絕大多數游戲都以第二次世界大戰、古代的戰爭、虛構的現代戰爭甚至未來戰爭為背景,幾乎沒有游戲明確的將背景放在一場現實中仍然進行的戰爭之中。因此《敘利亞戰爭》一度得到了批評,認為不應當把他人的苦難當做游戲來娛樂。

朋友圈里有人招中東“雇傭兵”?我建議你先玩玩《敘利亞戰爭》

但事實上,《敘利亞戰爭》雖然是一款以戰爭為題材的游戲,但游戲過程中玩家面對的卻是一個近乎真實的敘利亞戰場。在戰斗的間隙,玩家甚至可以查看游戲中“社交網絡”上的推文,從敘利亞的平民、宗教人士、所謂的“公共知識分子”以及西方記者和政客,都會對戰局的發展以及玩家的選擇帶來的后果做出評論。

朋友圈里有人招中東“雇傭兵”?我建議你先玩玩《敘利亞戰爭》

由于掌握了更多話語權,西方國家無恥的政治宣傳也在游戲中得到了充分體現:恐怖組織利用救護車運送組織頭目,如果你炸掉了救護車,很快“敘利亞軍方襲擊救護車”的新聞就會流傳在社交媒體上。前文中如果你成功救回了來自西方媒體的女記者,她也不會在報道中對政府軍說哪怕一句好話,而是將逃出生天歸結于自己的幸運。諸如此類的故事,游戲中還有很多。

朋友圈里有人招中東“雇傭兵”?我建議你先玩玩《敘利亞戰爭》

在游戲的發行期間,還出現了一段插曲:《敘利亞戰爭》發售后的一個月,Steam平臺便將這款游戲下架,理由則是“侵權”,認為制作組抄襲了另一款游戲。不過,很多玩家都將這次事件歸結為《敘利亞戰爭》不符合西方“政治正確”,因此遭到惡意舉報。不過一段時間后,游戲的制作組證明了自己沒有侵犯任何人的版權,游戲也再次順利上架。

朋友圈里有人招中東“雇傭兵”?我建議你先玩玩《敘利亞戰爭》

如今,《敘利亞戰爭》發售已經兩年半了,但敘利亞的戰火依然沒有熄滅,而那些破壞世界和平,制造戰爭的幕后黑手不僅沒有得到懲罰,還在繼續用武力和謊言在世界各地制造更多的紛爭。希望未來的某一天,安瓦爾和他的戰友們能夠放下手中的武器,重建自己的祖國,但筆者更希望,這樣的悲劇不要在更多的地方再次上演。

 

本文所有未標注圖片來源為《敘利亞戰爭》官方、新聞媒體與游戲截圖

敘利亞戰爭相關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