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3年海外服發行到2015年國服開測,再到去年登陸Switch,今年登陸Wegame,《星際戰甲》已經不再是一款年輕的游戲。但與此相對的,在6年持續不斷的運營和更新里,這款免費游玩的科幻題材網游已經擁有了十分龐大的游戲內容和豐富完善的系統。在經過了6年的更新和修補后,今天的《星際戰甲》毫無疑問是一款十分重度的游戲,當然,這也代表著它有著豐富到可怕的游戲內容和源源不斷的游玩樂趣。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今天的《星際戰甲》可能才是這款游戲真正的完全體。在潛心游玩一段時間后,我甚至得出了一個可能稍顯主觀的結論:時至今日,這款“氪命”的免費游戲或許依然是市面上最好玩的科幻題材網游。

《星際戰甲》的新版本“命運之城福特納”
拯救世界吧,奈非——啊不,天諾戰士!
2013年剛剛發行時,《星際戰甲》的世界觀和背景故事并不算復雜。飛船、太陽系、不同種族的外星人、感染者、有著古老血脈的主角,這些熟悉的元素仿佛在昭示這又是一個類似《質量效應》或《命運》、《光環》的王道太空歌劇故事。

事實上也確實如此,《星際戰甲》塑造了一個幾千年后物是人非的太陽系,這里有著能夠不斷自我克隆,有著強烈擴張欲望的克隆尼人;宇宙里最高產的武器制造商和軍火商,熱衷于尋找古代技術的科普斯商會;被神秘病毒感染,對一切生者都抱有旺盛攻擊欲望的感染者;而主角,也就是你我,則是有著古老血脈的奈非天——啊不,是天諾戰士,我們將在幾大勢力的夾縫間生存,搜刮游戲中的一切資源,擊敗一個個妄圖肆虐宇宙的野心家。

游戲中玩家遇到的第一種敵人:克隆尼人
事實上,盡管《星際戰甲》最初的世界觀和劇情并不復雜,但在這個王道的太空歌劇框架下,經過6年時間的更新與補充,這款游戲如今已經展現出了絕對不遜色任何大部頭科幻小說的劇情量和龐大的細節以及大量的角色。
不過遺憾的是,雖然《星際戰甲》通過劇情動畫、角色對話以及各種細節勾勒出了一個譜系龐大的科幻世界觀。但作為一款主打PVE刷圖和社交與養成的大型網游,恐怕大部分玩家都不會在這上面投入太多的精力。當然,盡管如此,開發商在背景和細節刻畫的不含糊也毫無疑問的為游戲增加了更多代入感和沉浸感。

足夠肝報廢的內容量
《星際戰甲》絕對不是一個容易上手的游戲,對6年后的今天才剛剛入坑的新人更是如此。盡管這款游戲有著詳細且層層展開的新手教程,但經過了多年的更新后,這款游戲在可游玩內容方面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這也代表著,新人在新手教程過后很有可能會面臨海量的可游玩內容不知所措。
某種意義上來說,《星際戰甲》提供給了玩家足夠多的選擇權,讓大部分玩家都能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游戲。至于在這海量的選擇中那點小小的迷茫,對許多玩家們來說可能只是幸福的煩惱吧。

簡單歸納《星際戰甲》玩法的話,或許可以說這是一款采用第三人稱的科幻題材動作射擊網游。你需要在游戲中使用技能各異的戰甲,用槍械或是近戰完成一個個副本,收集素材,強化并解鎖新的戰甲。
《星際戰甲》的大部分戰斗都是由一個個副本組成中,這些副本大多有著防御、入侵、攔截等等不同的任務目標。在和隊友一起完成副本后,通過副本的產出,玩家們可以在游戲中解鎖新的武器、振幅晶體、道具乃至是戰甲。

利用戰斗、產出、強化,然后再次戰斗的完美循環,再輔以PVP、開放世界地圖的各種探索與任務和其他附加玩法,《星際戰甲》很難得的在保有龐大內容量的同時維持了自身養成與戰斗、探索間的自洽。
你在《星際戰甲》中幾乎不會存在無事可做的迷茫時間,事實上,大部分時候你都只會感嘆自己的時間不夠用。

游戲中甚至還有“打球”的PVP玩法
最初的《星際戰甲》只是一款簡單的推圖網游,但在不斷的更新中,這款游戲加入了諸如開放世界地圖、新的任務鏈、新的玩法等等不斷豐滿的新內容。最終在6年后的今天,你已經很難用簡單的語言介紹清楚《星際戰甲》的所有玩法。事實上,就在新版本“命運之城福特納”中,其就會加入新的開放世界地圖“蜘蛛山谷”,新的聲望系統,新的載具動力滑板以及各種新武器、戰甲等內容。
或許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不斷拓展的游戲內容與頻繁的更新才是《星際戰甲》最大的魅力之一。

新版本中的開放世界地圖“蜘蛛山谷”
如何在太空中做一個忍者?
前文說過,我把《星際戰甲》定義為一款動作射擊網游,和玩法類似的《命運》系列比起來,這兩款游戲最大的區別恐怕除了人稱以外就是對動作性的利用了。不同于《命運》中大部分時候都是使用槍械作為主要戰斗手段,《星際戰甲》要更加強調近戰和動作性。
這種對動作性的強調是兩方面造成的。一方面,《星際戰甲》中的近戰武器有著亮眼的表現,這款游戲中有著從刀劍到棍棒海量的近戰武器,而且大多都傷害不俗。另一方面,《星際戰甲》的戰斗節奏要比大部分同類型游戲都快。游戲中存在多種增加移動速度,快速靠近敵人的手段,通過一系列眼花繚亂的操作,你在游戲中可以完成類似跑酷的動作。

近戰有時比槍械更加靠譜
舉個例子,游戲中存在奔跑、滑鏟、空中翻滾等基礎動作,同時不存在類似奔跑體力值的設定。所以在《星際戰甲》中,通過合理的將奔跑、滑鏟、跳躍、二段跳取消硬直等操作組合起來,可以實現視覺效果和實用性都滿分的“跑酷”。而利用更加復雜的操作,高手們還可以組合出更加匪夷所思的游戲方式,以至于《星際戰甲》被許多人戲稱為“太空忍者”。

沒錯,就是跑酷
在這個基礎上,《星際戰甲》的大部分任務副本和單獨地圖都做的比較大,而在這些地圖和任務中,合理分布著各種建筑、敵人、資源和可探索要素。利用高效的“跑酷”和戰甲自身各異的戰斗方式,《星際戰甲》最終實現了快節奏且高自由度的戰斗體系。
同時,盡管總數龐大,但《星際戰甲》的大部分地圖設計都不含糊,敵人種類也足夠豐富,BOSS戰設計同樣頗為精彩。所以在《星際戰甲》龐大且漫長的養成旅程中,玩家們并不會很快感到“厭煩”,這大概也是游戲內容足夠豐富帶來的優勢之一吧。

千人千面的戰甲和戰斗風格
《星際戰甲》的背景設定在幾千年后的太陽系,自然的,游戲中玩家們操縱的也是身著未來戰甲的科幻種族。在新手教程階段,游戲會讓玩家在圣劍、磁力和伏特在這三個戰甲中選擇一個作為初始戰甲。而對這款游戲來說,戰甲取代了以往MMORPG中的職業等設定,幾乎構成了游戲玩法的核心。

《星際戰甲》新版本中更新的第37個戰甲:迦樓羅
在“命運之城福特納”版本中,算上初始的戰甲之外,游戲中存在37種戰甲,這些戰甲都有著完全不同的技能和戰斗風格。比如說初始戰甲“圣劍”就是一個強調近戰攻擊的戰甲,他可以通過強化近戰武器讓自己獲得更強的近戰能力,增加揮劍劈砍敵人的爽快感。而“伏特”則更像是個傳統網游中的法師,有著連鎖閃電和雷暴等大范圍傷害性AOE技能。
在《星際戰甲》中,不同的戰甲幾乎能帶來完全不同的戰斗手感和方式,讓游戲在玩法上更加的多元化,也更加的豐富。戰甲自身的特性和技能搭配上不同的武器與振幅晶體可以搭配出近乎無限的戰斗風格,而所有這些內容,則提供了《星際戰甲》“肝”的深度。
是的,《星際戰甲》毫無疑問是一款“廢肝”的游戲。

筆者個人很喜歡“哪吒三太子”這一戰甲的設計
這款游戲的養成鏈條深度而漫長,盡管戰甲和武器都是自動升級的,但想要制作他們,你首先需要肝出相應的設計圖和材料。然而這些僅僅是個開始,構成《星際戰甲》養成鏈條核心的,則是其獨特的振幅晶體,或者說MOD。
振幅晶體類似RPG游戲中常見的裝備詞綴,它們能提供不同程度和種類的加成。而游戲中的每一種戰甲、武器、載具或是同伴都可以利用振幅晶體進行強化。游戲中的戰甲、武器等都有著自帶的插槽,玩家可以通過把振幅晶體插進插槽來強化裝備,最終組合出不同的戰斗風格。

《星際戰甲》中有著成百上千的各類振幅晶體,而幾乎所有與戰斗有關的物品都可以通過裝備振幅晶體來升級。換句話說,想要搭配出一套達到數值最大化的Build,你除了需要制作出戰甲、武器等必備道具以外,還需要刷出大量的振幅晶體。相信我,這絕對是一個能讓你肝報廢的過程。值得慶幸的是,這個過程并不會太無聊。
另外,你當然可以通過氪金來加速Build成型的過程,但事實上,我上面提到的內容基本都可以通過爆肝來獲得。大概也正是因為這樣,許多人戲稱《星際戰甲》并不氪金,而是氪命。

想要組合出一套成型的Build是個漫長的過程
總評:
如果說2013年剛剛發售的《星際戰甲》還僅僅是個充滿瑕疵的粗坯,那當下的《星際戰甲》大概就是經過工匠無數次打磨和修補后的完全體了。時至今日,這款游戲已經成功用海量的內容和不斷更新的玩法實現了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盡管《星際戰甲》并不是一款好入坑的游戲,盡管它的養成鏈條過于深度,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它依然是目前市面上最好的科幻題材射擊動作網游。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