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建筑金介紹:
中式建筑即中國傳統建筑,其形成和發展具有悠久的歷史。由于幅員遼闊,各處的氣候,人文,地質等條件各不相同,而形成了中國各具特色的建筑風格。尤其民居形式更為豐富多彩。如南方的干闌式建筑、西北的窯洞建筑、游牧民族的氈包建筑、北方的四合院建筑等等。
我的世界手機版中式建筑教程
既然要在mc中建造中式建筑,那么首先要對mc有一定的,其次還要對中式建筑有一定的了解,在mc中復原中式建造并不是多么容易的事。我們需要同事考慮到
材料 ,地形,結構等等因素。
例如 卷棚 在mc中就很難實現,因為它的形式很難用方塊還原出來,即使做出來了效果也不會太好。
我拿廳堂型的結構做示范吧。首先,我們需要找出幾個點,定下建筑的地基。
不一定要與樓主找的一樣,但每個點之間所隔的格數一定要是單數。

接下來我們來詳細分析它的每一個結構的名稱和作用,樓主特意準備了紅色羊毛注明位置(多么用心良苦?。?/p>
這一根用云杉木建成的柱子,叫作檐柱,它的作用是支撐(柱子的作用貌似都是這個。)

這根柱子叫作內柱,顧名思義,它位于房子的內部,而檐柱位于房子的外部。

這個部分叫作闌額,闌尾的闌,額頭的額。它的作用是連接檐柱。


將內柱加高,內柱一般都是要比檐柱高的。

連接內柱與外柱的乳袱。


在現實中,柱子與梁是不能懸空的,所以我們需要請出我們的拱,它的作用是支撐梁并且連接梁與柱。
下圖為框架建完后。


中式建筑屋頂怎么蓋
中式建筑屋頂怎么蓋
接下來該建屋頂了,中式屋頂的魅力所在于它的斜度。
如圖所示,我一般將中式屋頂分為兩個或者三個階梯,第一階梯坡度最緩,二三階梯逐漸變陡。

關于屋頂,先建出輪廓

這個部分為第一階梯
這個部分為第二階梯

這個部分為第三階梯

順著這樣建一排,沒條之間隔一格(看起來像骷髏::>_<::)。

不同視角


這里我選用的是亮色的木頭,目的讓大家看地更清楚明了,實際建造中可以不用這種木頭。
中式建筑屋頂鋪瓦
中式建筑屋頂鋪瓦
接下來該鋪瓦了,加高一格之前做的屋頂框架。


然后在低半格的右邊位置鋪上半磚,再加高右邊的框架,依此類推。



關于第三級階梯怎么加高。因為第三級階梯我用的是樓梯,所以不能直接鋪半磚,需要把樓梯打掉換成兩個半磚(一個整方塊),然后再在這個方塊上放樓梯。



全部鋪完后效果圖。
因為所用的方塊原因,不是太好看,換成其它適合的方塊效果會更好些。



中式建筑屋頂正脊
中式建筑屋頂正脊
屋瓦鋪完(不兩邊都做了,太費時間)后我們來做正脊,正脊就是屋頂最高的這一條磚。


然后稍做裝飾。


中式建筑屋頂斗拱
中式建筑屋頂斗拱
接下來我們需要建斗拱,它的作用也是支撐框架。

放一個螢石,然后在周圍放上樓梯。這樣螢石光可以從樓梯中透出,也是一種隱藏光源的方法。


中式建筑屋頂教程圖解
中式建筑屋頂教程圖解
中式建筑的屋頂是它的精髓所在,也是較為難建的一個部分。
古代建筑行業上習慣將中式建筑分為正式與雜式。
正式包括硬山頂,懸山頂,歇山頂和廡(wu)殿頂。雜式屋頂種類就比較多樣的,比較常見的有攢尖頂,盔頂等等。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