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不知道多少人的電腦上曾經安裝過破解版的《極品飛車 9》,這款優秀的街道賽車題材游戲只需要極低的電腦配置,就能給玩家帶來精彩的游戲體驗,而背后的恩人之一,EA Black Box卻在11年制作并發售完《極品飛車 16》后無影無蹤,不得不讓人感慨萬千。筆者這一次就將為各位介紹下這一個曾一手帶大了極品飛車系列的工作室。

《極品飛車6:熱力追緝 II》—— 警匪題材的重返戰場
在《極品飛車5 保時捷之旅》這一款保時捷廣告后,EA讓BLACK BOX首次接觸了極品飛車系列的制作。警匪追逐并非第一次出現在極品飛車系列中,之前在初代極品飛車就已登場,《極品飛車3 熱力追蹤》時已經進行了一次這一題材的進一步嘗試,在那個游戲市場尚屬于賣方市場的年代,充滿創意的新穎題材吸引了不少玩家。
在BLACK BOX進入極品飛車系列的制作前,在00年到02年期間一直在制作球類游戲,唯一制作的一部賽車游戲是《NASCAR 2001》,不知道EA當時出于怎樣的考慮,還是說看見了在《NASCAR 2001》上的閃光點,選擇了這樣一個年輕的工作室來參與到自己的日后“車槍球”戰略當中。
言歸正傳,這一款極品飛車相信不少國內玩家也曾經在家中的大屁股電腦上使用5元光盤安裝的方式游玩過,警匪追逐自然給賽道帶來了不一樣的體驗,可以說當年這款游戲的題材設計也為今天賽車游戲的“娛樂”和“擬真”兩個對立的發展方向埋下了種子。盡管在今天看來,游戲的仍有一些無法忽視的設計不足,比如警察隊友的AI往往無法很好的協助你,封閉賽道也限制了作為車手時玩家的路線規劃,但在當時,這款游戲無疑地給無數玩家帶來了震撼的賽車體驗并成為了他們的童年記憶。

《極品飛車7:地下狂飆》—— 想講故事的野心從這里開
《極品飛車6》發售的一年后,BLACK BOX在2003年制作了《NHL 2004》與這一部《極品飛車7 地下狂飆》。對比起2002年時的一年制作三款游戲,BLACKBOX在這一年明顯放慢了腳步。
《極品飛車7》也是極品飛車系列首次引入具有科學依據的氮氣使用機制,那就是每一局比賽氮氣只有限量的一瓶,而不像之后的極品飛車系列的大部分作品中那樣——氮氣可以隨著時間或駕駛行為補充,這也導致一部分忠實玩家在復習極品飛車系列時,明顯感受到《極品飛車7》的難度太高,假如想要通關的話筆者建議可以去學習極品飛車吧前幾年小柯錄制的教程視頻。
也是從這一部作品開始,BLACK BOX描繪起了一條關于地下飆車族和警察之間恩恩怨怨的故事線。真人與特效結合拍攝的過場動畫的嘗試震驚了不少玩家,筆者記得以前也曾在貼吧看到過從《極品飛車7》到《極品飛車12》的劇情整理,雖然從之后的情況來看,在賽車游戲中加入劇情故事的想法并沒有給游戲敘事帶來濃墨重彩的一筆,但也是一個勇敢的嘗試。這一次的題材選擇也是BLACK BOX的首創,地下飆車這個元素其實早先已經在電影《速度與激情》中出現,而2006年的《速度與激情3》選擇了沒有警匪元素的地下飆車族為背景,是否二者也在默默相互影響著呢?

《極品飛車8:地下狂飆2》—— 從車到路,讓自由更進一步
這一作極品飛車,是系列中首次設計了開放世界要素,沙盒式的體驗對賽車游戲來講無疑是極其精彩的一個點子。路線的自由選擇上也加入了隨機AI敵對車手的出現,讓玩家也能切實體會到自己一路的狂飆并不是純粹自嗨,自己賽車的奧林匹亞市也充滿著動態的生機感,相比起現在一大批游戲里幾乎泛濫的加入沙盒元素進行“創新”,不得不說有時還是老一輩人在鞋子合腳這個問題上要聰明一些。
車輛改裝機制也在這一代成為了一大亮點,改裝系統雖在前作中早已登場,但這一次改裝系統的參數設計讓車迷玩家更好地參與到整個自定義改裝中來。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這一代的車輛名單中帶有豐田卡羅拉,而她還有一個更加響亮的名字——AE86。
本作幾乎成為了日系車輛的主場,加上優良的改裝系統,在當時本作也吸引了大量的頭文字D粉絲。盡管改裝系統已經滿足了不少人親自調校車輛的心愿,但仍有執著于新內容的玩家繼續在MOD的道路上探索,雖然沒有CS、dota這樣神奇的MOD誕生,但這也促進了極品飛車系列的玩家群體的聚攏與整個游戲的經久不衰。

《極品飛車9:最高通緝》 ——EA Black Box的最高巔峰
有玩家曾經在拆解《極品飛車8》的文件時,找到了已經做好的警車模型,這也就意味著BLACK BOX曾經構思過再一次開發警匪題材。
不出所料,在2005年BLACK BOX只制作了《極品飛車9 最高通緝》這一款游戲,而這一款極品飛車的題材正是之前廣大玩家猜測的警匪追緝。不同于之前的《極品飛車6 熱力追緝II》,這一次玩家只能扮演初來Rockport的車手艾迪,主要劇情線不同于前作但依然在聯系之中,慚愧的是筆者已經記不清整個劇情故事的來龍去脈,有興趣了解的讀者可以移步陸夫人的視頻去一探究竟。
本作簡化了之前大放異彩的改裝系統,配件只需要簡單的堆級別即可改裝出強力的座駕,車系也更多地加入了歐美廠商,能夠看出BLACK BOX也在不斷嘗試著創新。沒有了毒性劇烈的改裝系統,本作又加入了一大新的賣點——開放世界的警察追緝,得益于硬件技術的提升,在Rockport市中路線的自由選擇給予了玩家完全不同于之前《極品飛車6》的體驗,警察的AI智商和裝備配置也會隨著玩家通緝級別的提高而變高。
《極品飛車9》中還加入了被沃卓斯基姐弟和Remedy發揚光大的子彈時間系統,同時玩家在游戲中做出特定行為時亦能進入特別的電影視角觀察自己的英姿,《極品飛車9》在游戲電影化方面可以說繼續邁出了一步。

《極品飛車10:生死卡本谷》——大步前進,但前程開始迷茫
作為EA的一大年貨游戲,極品飛車系列一直以來都是一年一部。隨著游戲容量的加大,不會增加的時間逐漸顯得緊張起來,日益加速的進程讓BLACK BOX有些顯得心有余而力不足。
2006年《極品飛車10 生死卡本谷》火速上市,這一次玩家們賽車的背景被搬到了新的城市,并加入了團隊合作的AI隊友協助,不同的隊友能為你比賽時帶來不同的幫助,并保留了前作的擊敗BOSS設計,而且對決時的比賽舞臺被搬到了廣大頭文字D粉絲期待已久的群山之間,玩家需要在保持漂移的高分數同時不掉下山崖。主角依然是前作的艾迪,警探克洛斯也和大受好評的警匪追擊系統被一一保留,但BLACK BOX也把Rockport的街道車輛連著原封不動保留下來了。
在這一作之后,玩家們也逐漸意識到,年貨似乎也沒他們所想象的那么美好,開始加速的市場消費讓人逐漸加快了腳步。與此同時,賽車類游戲也從最早的那個玩家們“有什么玩什么”的賣方市場變為了“想玩什么玩什么”的買方市場了,BLACK BOX在這日益龐大的洪流中逐漸變得有些看不清方向起來。

《極品飛車11:街頭狂飆》 ——美好想法的無奈
BLACK BOX的一大特點就是擅長去想出新奇的點子,這在最開始接手極品飛車系列時發揮了很大的作用,新穎的想法不斷刺激著玩家,但每一次刺激未必都是穩定的跳躍。
在《極品飛車11》中,BLACK BOX也收到了一部分玩家對于改裝系統逐漸簡化的不滿,又開始思考起一個能滿足玩家們的作品。其實縱觀BLACK BOX開發的8部極品飛車,除去最后一部《極品飛車16》與上一部BLACK BOX作品《極品飛車12》之間相隔了3年與4部其他工作室制作的極品飛車,可以感受到BLACK BOX一直在嘗試保持各個風格之間的雨露均占。
但時不我待的事實無法改變,這種節奏之間的切換始終帶著時間的延后性?!稑O品飛車11》再次回到了封閉賽道上,劇情也配合著設計成了改裝車賽事合法化的背景之下。本作的主角也不再是之前的艾迪,唯一保留不變的幾乎只剩下了階段性地擊敗BOSS。由于擬真向的構思,子彈時間被移除出了游戲(除了少數平臺保留了下來),賽車手感有些異于前作的擬真,改裝系統又再次細致起來,缺少了爽快的砸車場面,多了幾分向著專業比賽看齊的沖動。
BLACK BOX的勇氣可嘉,但市場并不買賬,不少玩家又表現出對這一題材的厭倦,眾口難調從此開始似乎成了BLACK BOX的魔咒。

《極品飛車12:無間風云》 ——句號還是省略號
在前作的招安后,BLACK BOX還是架不住玩家們對好萊塢影片式體驗的渴望,宣布再次回歸警匪題材,這一次的過場動畫拍攝更是請來了女星MaggieQ助陣。雖說游戲風格再次狂野了起來,但游戲的設計思路卻感受到BLACK BOX的謹慎小心,《極品飛車12》相比起之前的作品來說,沒有了冒險的新點子,而是求穩地回歸了他們之前最為叫好的一作《極品飛車9》的風格。
對部分玩家來說,這一次的變化是沒有變化,但對一部分人也意味著是最佳選擇的復活,評價的兩極分化與《極品飛車9》的珠玉在前讓本作顯得有些尷尬,《極品飛車12》是一部好游戲,但可惜的是它是一部極品飛車,一個大家族里的少爺,沒有超越長輩就能是他被指責的缺陷。
不知道是巧合還是聽聞了風聲,也是這一作中,從《極品飛車7》開始的劇情故事線收尾,但由于國內玩家的資訊閉塞,并沒有多少玩家甚至了解到極品飛車系列存在這條連貫的劇情線,隨著劇情的句號,EA將之后極品飛車的開發轉交給了Slightly Mad工作室和Cerion Game,之后《塵埃2》和《狂飆舊金山》的發售也不斷地給極品飛車系列在賽車類游戲的霸主地位帶來不小的壓力,生存也成為了這個老牌賽車游戲需要考慮的問題。

《極品飛車16:亡命狂飆》—— 最終之作
2011年是EA公司不平凡的一年:《戰地3》發售、《榮譽勛章》以現代題材復活以及BLACK BOX重回極品飛車系列的制作,一直作為年貨的極品飛車系列在2011年反常地一年內發售了《極品飛車14 熱力追緝》、《極品飛車15 變速II》和這一部《極品飛車16 亡命狂飆》,EA在2011年做出了不少的嘗試與改革。
《極品飛車16》的回歸中,BLACK BOX擁有了充足的制作時間,但面對著日益變化的環境,這個多日未上戰場的老將似乎找不到方向了。
創新依舊是他們的招牌,跨越全美的賽道地圖、全新的擊敗對手機制,還有情懷標志一般的劇情要素,在《極品飛車14》中,Cerion Game的邁克爾貝式的視覺沖擊和應接不暇的快速剪輯,讓玩家們沉浸在了速度至上的世界中。
而BLACK BOX應用著自己在前作上游戲電影化的體驗的經驗積累,又想區別于Cerion Game的游戲風格而不被指責為步其后塵。必須承認《極品飛車16》的精心設計,但一年的三部作品前腳未走后腳又來,玩家們的審美疲勞再加上急于創新的BLACK BOX,《極品飛車16》顯得有些力不從心了。
結語
開始總有結束,2012年公布了《極品飛車17 新最高通緝》的消息,英文還是《極品飛車9》的標題,而這一作的制作組則是《極品飛車14 熱力追緝》的CerionGame了。從2002年到2011年,8部作品,BLACK BOX在極品飛車系列上傾注了足夠的心血,為玩家們帶來了足夠精彩的記憶。隨著時間的推移,記憶中的游戲公司和工作室逐漸在變少,人也在不斷地長大,玩游戲的時間越來越少,但一顆熱愛事物的心請一定要保持下去。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