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款思維反傳統的半即時塔防游戲,集操作性和策略性于一身。
一款描寫平民面對災難究竟何等無力的《這是我的戰爭(This War of Mine)》讓波蘭游戲工作室11 bit的名字為眾多業內外人士所知,取材自薩拉熱窩圍城戰役的這部作品以凝練的畫面和沉重的主題給很多人留下深刻印象,但實際上在此之前該工作室的主力作品并非類似的“小清新”,而是相對比較大眾化的小品級塔防游戲,比如他們在2011年4月8日推出的處女作《異形:地球戰區(Anomaly: Warzone Earth)》。

游戲的故事發生在近未來,數艘外星飛船突然墜落在地球上的幾個主要城市里,之后入侵者派出部隊在母艦周圍構筑起一層又一層的防御設施,玩家控制的指揮官被命令率領一支小分隊(在游戲中被稱為“第14野戰排”)設法靠近這些戰艦并且調查外星人的目的和它們造成的影響,如果可能的話,最好消除所有可能的威脅。

與普通塔防游戲的思路完全相反

帶領部隊殺出重圍
雖說是塔防游戲,但這款游戲的獨創性首先體現在玩家在關卡中扮演的是“進攻方”而非其他同類游戲里的防守方,所以完全不必考慮建筑的種類、配置、威力這些常規問題。其次游戲以一種半即時制的形態進行,游戲開始后主角的部隊便會按照玩家在地圖上規劃好的路線自動前進,一旦進入防御塔的范圍敵方就會自動攻擊,而玩家調出物品菜單進行選擇以及放大地圖觀察地形時整個游戲則會進入暫停。

玩家需要控制一名人形指揮官一路跟隨車隊,在特定地點放置干擾裝置或修理裝置幫助部隊順利擊毀哨塔然后繼續前進,每一種輔助道具的不僅數量有限,作用范圍和持續時間也不盡相同,如果沒有它們的幫助車隊很有可能在2、3座炮塔的夾擊下很快全軍覆沒,這是游戲策略性的體現之一。

靈活運用各種道具

事先觀察路線是非常重要的
其次游戲每一關的面積都比較大,行進路線以及炮塔分布非常不規則,究竟是盡可能多地消滅敵人獲取金錢升級部隊,還是專挑沒人的小路以求盡快完成任務,都需要玩家實時做出判斷,而非傳統塔防游戲那樣只需弄清每一關敵人的能力和配置,哪怕閉著眼睛也能通關。


較高的可操作性以及充滿策略性的基本結構給了這款游戲十分新奇的玩法,雖說需要一定的適應過程,但上手之后還是能獲得不少樂趣的。另外對于一個小工作室的處女作來說,能有這樣的畫面表現以及跨平臺能力實屬不易,當年不少媒體都給這款充滿創意的作品打出了高分,在評分網站Metacritic上甚至一度獲得超過90分的極佳評級,其PC版本甚至入選了GameSpot網站2011年度最佳策略游戲提名,足以看出這部作品的魅力。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