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記》作為中國經典的古典名著,以獨特的神話架構和引人入勝的劇情,在我國是家喻戶曉,從古至今,由西游記改編的話本、戲曲以及現代層出不窮的影視劇,《西游記》作為公版神話素材,不但令國人不斷發掘,受中華文化影響的日本,韓國也都對其進行了不一樣的解讀,可見《西游記》中包含的豐富文化價值。

都是真李逵——《幻想西游記》:韓國先入為主,國產后來居上

不同的藝術形式,講述的是同一個永恒的故事

80年代,日本漫畫家鳥山明的《七龍珠》橫空出世,獨特的畫風,宏大的世界觀,雖然和《西游記》有關的只有孫悟空、小八戒和牛魔王這三個人物,但是不一樣的故事同樣顛覆著你我的童年,而峰倉和也的《最游記》更像是依附于《西游記》原著的“同人版”,不過在這些作品里,都有對《西游記》的重新思考,就像《大話西游》和《悟空傳》一樣。

都是真李逵——《幻想西游記》:韓國先入為主,國產后來居上

《七龍珠》在日本早已形成了文化

再來說韓國,小時候都看過的一部韓國西游題材動畫片《新編西游記》,將故事背景放到了現代,孫悟空戴頭盔,踩滑板,金箍棒變雙節棍,豬八戒戴墨鏡開跑車等等,對于你我的認知又是一個挑戰,1998年的時候韓國推出了《幻想西游記》的電腦游戲,國內是智冠公司代理,這款游戲和《新編西游記》的動畫設定很類似,保留了頭盔,雙節棍和滑板,但是故事世界觀更加宏大,玉帝,神仙,汽車,雜糅在一起,毫不凌亂,可玩性和劇情很強,對話幽默輕松,整體類似于同時期Falcom的英雄傳說系列,但畫面要優于《英雄傳說》。

都是真李逵——《幻想西游記》:韓國先入為主,國產后來居上
都是真李逵——《幻想西游記》:韓國先入為主,國產后來居上

這個飛行器上居然寫著“SONATA”,真是現代的免費廣告啊

這個游戲畫面看著非常舒服,劇情飽滿,迷宮謎題不坑人,有的小游戲還很好玩,流程從玉帝的女兒美娜公主尋找孫悟空一起冒險到最后識破玉帝的陷阱詭計,最后當上天界第一女玉帝為止……

都是真李逵——《幻想西游記》:韓國先入為主,國產后來居上

五指山……

最后吐槽一下該游戲的英文名稱:“FlyingSB”,沒錯“S……B……”

1999年前后,受《暗黑破壞神》席卷,國產游戲紛紛嘗試ARPG類型游戲,當年比較有代表性的就是《劍俠情緣2》和《日劫》了,不過這兩款游戲均以劇情為主,輔以Arpg戰斗方式,而與此同時,深圳金智塔公司開發的《幻想西游記》上市,與韓國版的“撞名”讓官方又加上個“新”字,于是就有了《新幻想西游記》,加上宇峻的《幻想三國志》,終于在日本《幻想水滸傳》和韓版《幻想西游記》被“搶注”后,為國人勉強留住兩個。(怎么不搶《幻想紅樓夢》?嘿嘿,我只聽過《風月寶鑒》,笑)

都是真李逵——《幻想西游記》:韓國先入為主,國產后來居上

《新幻想西游記》的風格跟《暗黑》很像,說白了,固定的NPC,生冷的對話,這點在后來的《刀劍瘋魔錄》一直在延續。游戲的背景設定在唐僧取經之后,盛世長安妖魔作祟,唐僧已然不是那個柔弱等人吃的白面和尚,沙僧也變成了一位女角色“莎木蘭”,莎木+花木蘭?當年的游戲技術不成熟,整個作品在國產游戲的后浪里逐漸被淹沒,直到后來在網上發現一篇參與制作《幻想西游記》美工的文章,才明白,當年的游戲人很用心,很認真的對待每個細節。

都是真李逵——《幻想西游記》:韓國先入為主,國產后來居上
都是真李逵——《幻想西游記》:韓國先入為主,國產后來居上

《西游記》是永遠說不完的話題,國內至今尚缺一款完美的《西游記》改編的單機游戲,真心不希望《西游記》也像《三國》系列一樣,只能被外國廠商駕馭。這是我們的傳統文化,也應該被我們更好地傳承下去,希望懷舊的人可以去嘗試對比一下這兩款游戲,聊以自慰。

幻想西游記相關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