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營模擬類游戲的大行其道,越來越多的玩家愛上了這種低成本、低壓力同時又益智健腦的游戲,而對于我們這種生活在水泥叢林當中,又沒有時間接觸其他行業的人而言,經營模擬類游戲又能讓我們知道一些其他行業的“常識”,這讓此類游戲增添了更多的魅力。

而在這其中,《都市:天際線》就是一個比較特殊的例子,他是一個以城市建造為主題的經營模擬類游戲,從玩法而言,它相比其他同題材游戲更加的自由,豐富的水道系統、市民AI設計,以及自由度相當高的道路規劃系統等等,這些要素讓《都市:天際線》成為了一個頗具真實性,同時相當硬核的模擬經營游戲,而也正是因此,它吸引了世界各地的玩家關注,并成為了一部經典作品。

但正像法布爾在《塊菰》所寫的“林子大了什么鳥都有”一樣,隨著《都市:天際線》當中的玩家越來越多,整個游戲的風氣也慢慢發生了變化,終于這款以自由硬核為主題的都市經營游戲,變成了一個關于城市發展方向的試驗田。
樂于助人的好市長和“刁民”
之所以說《都市:天際線》比較硬核,主要的原因是在于他的設定方面,與其他游戲相比,這款游戲對于城鎮布局方面的要求還是十分嚴苛的,道路交通、社區福利、能源運用等等,這些在游戲當中都沒有什么限制,十分自由,但自由帶來的后果,就是在發展過程中會有更大的變數。

有時候太自由了也不一定是個好事
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工作的一名專職城市規劃師曾經在網上直播他建造城鎮的過程,經過他專業技能的設計,一個典型的小型美式城鎮便出現在游戲當中,而且居民收入與城鎮交通皆處于正常發展狀態,根據他的說法,這個游戲在真實性方面還是十分可靠的,但游戲的AI方面還是具有一些問題。

這位哥們就在游戲當中為我們展示了職業的力量
這位油管主的作品在是一個十分正面的例子,他告訴了我們起碼在這個游戲中,經過充足準備和嚴謹的規劃,這個游戲還是可以照常進行下去的,但在這個世界上,我們總是會找到一些樂趣去挑戰全新想法的能人。
比如有的市長比較愛好玩《過山車大亨》,于是他憑借著《天際線》當中出色的道路自制系統,把城際鐵路進行了富有趣味性的改造,讓每天坐火車的市民享受到了平時難以體驗的全新玩法:

說真的要不是怕死的話,這種火車感覺還挺有意思
又或者有的市長長年被市民堵車所煩惱,終于有一天他大徹大悟,把整座城的所有道路拆了個一干二凈,最終完成了天下大同,整個城鎮從此只剩一條路,堵車問題迎刃而解:

頗有成效的解決方式,就是住在市中心的人出城需要花1年的時間……
還有的市長,為了考驗城鎮居民對于道路交通的適應情況,他在城鎮內還建了一條角度近乎垂直的道路,事實證明這些可愛的市民還是非常樂于接受這種設定的,他們甚至還能在路中間停個車:

起碼游戲的物理系統不是很寫實
但這些也僅僅是一些和諧發展的陽光城鎮,而對于更多的市長而言,這些市民實際上一點都稱不上友好,甚至他們還會在推特上抨擊你的決策,比如有的人會稱贊你保護環境的行為,但緊接著就會有人來抨擊你除了種田什么都不會……


說真的他們有時候真的是一群刁民
于是終于有市長無法忍受這些“刁民”的不滿,他們開始在游戲當中開展了一系列的反擊。
從十步一崗到魔鬼市長
不知道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的風潮,也不清楚這股浪潮究竟來自于哪里,但從今年開始,許多《都市:天際線》另類玩法被頻繁推上油管、推特的首頁,而在國內我們也能看到眾多UP主前赴后繼的投入到這個領域當中。

實際上這種另類玩法還是十分淺顯易懂的,起因就是因為一群“刁民”不肯按照玩法的規劃進行生活,而且天天在游戲內的社交平臺上不停地進行無理由投訴以及嘲諷,你敢相信居民因為市長把火葬場蓋在了郊區而沒有放在市中心就產生了不滿么?終于在眾多的無理訴求下,玩家們開始進行的反擊。
平心而論,玩家們的反擊在最開始都是比較初級的,比如有的市長會將整個城鎮蓋滿收費站,用讓市民們享受五步一收費、十步一交錢的快感,開車進城走路回家已然不是夢,雖然這種玩法對于城鎮收入沒有任何的幫助,但看到“刁民”們生活在水深火熱當中,的確讓不少市長在夢中笑醒。

開車進城來,賣車回家去
而隨著報復的升級,市長們的風格也開始變得千奇百怪,像是有的市長開動了自己聰明的小腦瓜,把城鎮的污水排放點放在了河的上游,而入水口放在了下游,這就導致整個城市的水循環處在了一種極為惡劣的氣氛之中,而市民們的日子也就越發的水深火熱 。

這是個經典的“馬桶到洗手池”的主題活動
終于,學會了靈活運用MOD的市長成功的開啟了天災模式,什么海嘯、隕石、火災在各位市長的手中玩的淋漓盡致,整個游戲的主基調徹底從運營變成了毀滅。而這僅僅是一個開始,在眾多主播的合作下,《都市:天際線》的玩法變得更加豐富多彩,什么在懸崖上造住宅區,斷水斷電,交通荒廢都變成了常規玩法,有的主播甚至還開發出了“屎漫金山”的獨特套路。

陡坡加污水的套路也是比較經典的組合
這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玩法,開局先用地形改變在市中心造一個巨大無比的環形山,用以當做蓄水池,之后城鎮圍繞這個環形山正常發展,但整個城鎮的污水都要排放到這個環形山當中,當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后,這個環形山就會裝滿城鎮當中的污水(主要來源于下水道)然后市長開始用隕石砸過來,當環形山奔潰的時候,這些來自各個家庭的污水就會噴涌而出蔓延到整個城區……

這是個比較常見的玩法,但每次都會讓人感到喜感
而到了現在,這些另類的玩法視頻已經成為《都市:天際線》的主流玩法視頻,不論是在國內還是國外的視頻網站當中,在《都市:天際線》點擊率最高的前幾個視頻當中總能找到以此為主題的玩法視頻。
市長都是好市長,但AI卻不是好AI
《都市:天際線》整體而言其實是一個還算出色的經營游戲,他最大的優勢就是將城市規劃、道路規劃等內容融合在一起,并給予了我們很高的自由度,但最大的問題就是游戲當中有許多需要玩家精細策劃的部分,一個疏忽再加上游戲市民AI的腦殘,往往就會讓這些市民變成“刁民”,而玩家這個好市長也會變得向魔鬼轉變。

? 但說真的,這個游戲的內容并非完全以讓我們虐待市民小人為樂,因為他的顯示還原程度比較高,我們也能從這個游戲里找到一些現實生活當中的問題答案,就像是為什么我們的城市總在修路,為什么單行道變了又變,為什么地鐵修理起來這么麻煩,為什么火葬場不蓋在市中心等等。

這些平時我們可能完全不會去思考的問題,在這個游戲里很直白的鋪在了我們面前,而在這當中卻也提出了一個問題,那就是我們在生活里,究竟會不會變成游戲當中的“刁民”呢?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