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全新平臺的機能,SNK Playmore當年在這款KOF12上運用了很多的新技術和新想法,整個游戲的面貌也確實給人全新的感受,但卻沒能獲得市場的認可。

除了4月初除上線的街機版以外,這款作品還曾移植到PS3、Xbox 360上,這也是SNK Playmore首次在這兩款主流游戲機上發行實體作品(此前僅推出過下載版的各種復刻游戲)。

盡管和卡普空的《街頭霸王4》一樣使用了TAITO的Type X2基板,但《拳皇12》依然保持了近乎純2D的傳統游戲方式,只不過用HD級分辨率的貼圖將角色外形、動態場景進行了重新繪制,很多系列經典角色得以獲得新生,整個游戲畫面給人的感覺也煥然一新。

但玩家如果觀察夠仔細的話,會看到貼圖表面并不像動畫片那樣平滑,色塊與色塊間的過度也很不自然,這是因為KOF12采用了一種獨特的技法,那就是在3D建模表面繪制點陣貼圖,而非一般2D動畫采用的“賽璐璐”材質。既利用了新平臺的強大3D機能,又保留了KOF系列給人的傳統印象,可謂一舉兩得。
不過這樣做的壞處是大大增加了制作的復雜度,當年游戲還沒上市,就爆出不少開發人員對這種制作形式的吐槽。

老八神庵(左)與KOF12的八神庵對比
系統方面,本作摒棄了備受批評的換人制,重新回到傳統的3對3模式,新加入的“關鍵破招(Critical Counter)”可以用近距離強攻擊抵消對方的招式,“相殺”可以在空中抵消強攻擊、必殺技和超必殺,“反擊(Guard Attack)”則可以用防御動作抵消對手的攻擊,另外還有吹飛攻擊可以蓄力這些變化,全都是首次出現在KOF系列的新元素,為對戰增加了不少變化。


主機版專屬角色伊麗莎白(左)和系列老面孔麥卓
可惜的是,盡管有著這樣那樣的改變,但KOF12的槽點不僅僅是系列最少的20位可選角色(家用機版增加了麥卓與伊麗莎白2位新角色)這么簡單,曾負責《拳皇2001》以及《拳皇2002》官方人設的ノナ出任本作的美術總監,整個游戲都散發著他濃郁的個人風格,讓很多系列老玩家不太適應。

另外游戲盡管試圖在畫面上討好舊粉絲,系統上迎合新用戶,但結果卻是兩邊不討好,很多媒體和玩家認為本作并沒有將這種混合的風格以一種大家可以接受的形式呈現出來。

如果與幾乎同時期的《街頭霸王4》(2008年7月上市)相比較,本作的平庸更是展露無遺,無法獲得良好的市場表現并不奇怪?!度省返慕鹱终信埔矎倪@時開始一蹶不振,后開的KOF13、KOF14都沒能力挽狂瀾,實在有點可惜。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由互聯網用戶自發貢獻,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如發現本站有涉嫌抄襲侵權/違法違規的內容, 請發送郵件至 舉報,一經查實,本站將立刻刪除。